📖【活動資訊】
時間|𝟐𝟎𝟐𝟓/𝟖/𝟐𝟎(三)𝟏𝟗:𝟑𝟎-𝟐𝟏:𝟎𝟎
地點|一間書店,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138巷3弄11號
主題書|埃里希.佛洛姆《存在的藝術》
領讀人|陳雅雯(YC)
1974到1976年間,佛洛姆在家中撰寫《擁有還是存在?》,他實際上寫下的手稿和章節比出版時要多得多。在書籍排版之前,佛洛姆撤下「邁向存在的步驟」章節,因為他不希望讀者誤以為,只要透過自我覺察與分析,就能得到精神幸福,而無須改變資本主義「重擁有的生命樣態」的社會現實。而他的弟子芬克博士到了1989年將當時撤下的稿子與其他未出版稿子重新編整,出版《存在的藝術》。
「重擁有樣態」生根於資本主義社會,那麼,個人的自由與自我的發展是否完全不可能?佛洛姆說並非如此,只是,我們必須先理解當代是「大作偽」的社會,要通往「重存在的生命樣態」路上遍布障礙,必須先分辨哪些是錯誤路徑。接著他分享自己獲得自我覺察的方法,並討論精神分析中的「自我分析」。
虛偽作假、憤世嫉俗、平庸瑣碎、逃避自由……,佛洛姆關注的社會與人的問題至今仍未消失,在某些方面反而更加嚴重。個人要如何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夾縫中活出「重存在的生命樣態」?或許,我們可以從《存在的藝術》這本書開始。
📖【讀書會進行方式】
★本場讀書會將安排較多討論與互動,書中提到「自我察覺」的方法,而自我覺察、心靈雞湯、身心靈又受到許多人的歡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經驗與疑惑。這場讀書會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只要你對佛洛姆的思想有興趣,都歡迎報名。(買書還沒讀、或是還沒讀完,都歡迎參加)
/////
◎延伸書單:
1. 《擁有還是存在》2025.01
2. 《愛的藝術》(給你勇氣版) 2025.05
◎本次讀書會報名者,限額15名。
📖【參加資格】在一間書店購書
(1) 當天活動開始前,請購買木馬文化任一本書(主要是佛洛姆系列)
(2) 若無法符合(1),則購買一間書店任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