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二元形式,性別流動,廣義的跨性別,我們身處在一個「後性別時代」。尤其當歐美社會歷經#MeToo運動,人稱代詞的重新分類(they/them);在亞洲台灣泰國相繼通過同婚立法。與性別綑綁的舊有陳規與刻板印象,早已不敷使用。
卻也是在此時,原先獲得絕對優勢發生位置的順性別男子(在女性主義傳統,激進女同性戀或酷兒主義者裡,被細密定位的異性戀家父長式霸權)感到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題與危機。那是由社群媒介蓬勃發展而順勢引燃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與「社會性死亡」(social death)。
此回沙龍主題將引用台灣就此議題探討甚有能見度的臉書社團「直男行為研究社」之名,取名為「直/質男行為研究社」。直,異性戀也。質,質感也。四周按照性別比,以兩男(異性戀順性別男子)與兩女(順性別女子或自我界定為非異男的廣大他者們),從異男與多元酷兒女子不同角度,各以擅長的創作媒介頗析自身在後性別時代的慾望與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