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年農曆七月,當紙香瀰漫、香火升騰,艋舺的街頭便悄悄進入另一種節奏。這不只是「好兄弟」的月份,更是地方情感最深層的展演時刻... ✦ ✦ ✦
今年九月,「艋舺靈界市」以中元節為靈感,透過市集、講座、工作坊、放映與多元活動,打開關於信仰、死亡與地方記憶的多重感官通道。而本場講座,正是這場靈界市的文化開場——邀請你從艋舺出發,深入理解盂蘭盆的文化地景。
⤵
⤵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鄭接黃老師——一位長期深耕台灣民間信仰的研究者,也是艋舺龍山寺季刊的重要撰稿人。鄭老師將以豐富的田野調查和細膩的文化觀察,分享艋舺中元節如何在「個人」、「家庭」與「地方」層面中持續流動與轉化,成為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文化實踐。
在講座中,鄭老師會深入剖析龍山寺盂蘭盆勝會,說明這場儀式如何在都市快速變遷中,維繫庶民精神與地方凝聚力。透過他的研究與見解,我們將了解到中元節不僅是祖先祭祀,更是蘊含豐富情感與倫理連結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地方文化身份不斷被活化的場域。
想了解艋舺中元節為何如此「有感」?來聽這場講座,從街邊紙紮、供桌煙霧,看見民間信仰的溫度與深度。
⭔ 活動資訊
時 間|2025 / 09 / 06(六)11:00 - 12:00
講 師|鄭接黃/《出神入話》專書作者
地 點|新富町文化市場/新厝邊(清水模2F)
參 加|NT$280,含佛手包
⭔ 講者介紹
鄭接黃 | 《出神入話》專書作者
被中和人認為是台南人,被台南人認為是萬華人,嗯,信仰文史正確的說法是,被枋寮人認為是府城人,被府城人認為是艋舺人,因而,時常在時空平行的概念裡,對於信仰民俗、歷史文化,不斷定位自己:究竟現在的我能為過去及未來做些什麼?
⭔ 活動贈品介紹
「唐記鹹光餅」傳承三代中元節必吃點心 —— 佛手包內含佛手與佛眼,兩個為一組。分別代表身手矯健、耳聰目明,屬於中元節期間限定的糕餅之一。在傳統的廟宇或祭典中,會將拜完的佛手包發給民眾,祈求平安順遂。(更多店家介紹)
⭔ 關於新富有樂市
新富町文化市場自2017年開幕至今,持續以各類型的展演活動,發掘傳統市場魅力與推廣在地文化;2025新富有樂市將以萬華文化特色作為策劃方向,推出每季舉辦的主題市集與文化體驗活動,期盼能帶領民眾一起認識、探索萬華的更多可能。
在萬華的艋舺龍山寺,又以傳承逾150年的「中元盂蘭盆勝會」,列為臺北市的無形文化資產,也形成了周遭相關的供需產業:如廟埕裡一座座氣派紙厝的糊紙工藝、祭拜供品中度化象徵的造型傳統糕餅、傳達敬意與祈福消災的香燭金紙等,盛大而為期一個月的祭典,以儀式紀錄了北臺灣的開發史,更是傳承的現在進行式。
因此,九月的新富有樂市「艋舺靈界市」,將從萬華的中元普渡出發,關注在地習俗儀式與面臨凋零的工藝美學,延伸討論臺灣常民文化中的東方鬼怪與鄉野傳說,透過市集、講談、工作坊、電影放映等多元活動,歡迎一同翻轉禁忌的印象,展開跨時空的文化交流!
➔ 立即追蹤 新富有樂市專屬IG
⭔ 注意事項
-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之權利,如有其他未盡事宜,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為最後依據。
- 相關事宜請洽:02-2308-1092 #3722 梁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