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爭、地震或重大災害來臨時,第一波受到衝擊的往往是「通訊」。基地台被炸毀、網路斷聯,整個地區可能瞬間斷訊。為確保在緊急狀況時,民眾仍保有基本且安全的通訊權益,行政院數位發展部於2023年擬發展「災難漫遊計畫」。「災難漫遊」的功能為,當一家電信業的行動通訊失效時,只要有其他業者的行動網路仍可使用,民眾就得透過該網路進行通訊,並接取正確的政府資訊。
然而災難漫遊是否導致國家更容易掌控人民通訊呢?若通訊集中到少數基地台或特定電信業,是否會使政府或某些單位更容易監控通訊內容或限制某些資訊傳遞?這往往這牽涉到隱私權、監聽監控、資訊審查的界線,同時也涉及個人資料保護與跨平台使用者相關權益的問題。
在極端時刻,政府為了穩定秩序,介入通訊網路的行為往往被視為「必要之惡」。但越是非常時期,我們越需要問「數位自由的界線在哪裡?」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主講、臺中律師公會司法實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呂世駿律師主持,帶著我們釐清「數位人權」與「戰爭災難時的特殊限制」之界線與權衡。
主持
呂世駿 臺中律師公會司法實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主講
黃勝雄 TWNIC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
- 時間:10/18(六)14:00-15:30
- 地點: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中辦公室 (台中市東區雙十路一段4-33號10樓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