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⓿❷❺ 鐵玫瑰藝術節|藝術先修班—打開你的劇場天線
鐵玫瑰藝術節透過「半透明城市」主題,
讓劇場成為「穿透社會隔閡」的實踐場——用創作練習,讓對話穿透日常的邊界
藝術先修班 1
物件動一動:創造偶生物 #工作坊
◸ 2025.9.14 (日) 14:00-16:00 ◿
▍ 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3F親子小學堂
▍ 節目《月海書》靈感體驗:物件與偶的遊戲
▍ 講師:吳詩婷、楊柏煒(劇場工作者)
⟢ 親子協力實驗|用日常物件創作自己的小戲偶
跟著藝術家的引導,讓生活中的小物件動起來,變成會說話、會表演的偶生物!透過觀察、想像與手作,親子一起開啟創造力的大門,發現萬物皆有生命的奇妙旅程。
⟢ 活動須知:
此為親子活動適合3-6年級,請攜帶不是玩具、布偶,不具有攻擊危險性的5個日常物件(如:水瓶、雨傘)。過程中物件會被交換使用與練習,物件可能會被丟擲、碰撞,請斟酌選擇。家長會一起參與活動環節,請著輕便好動的服裝,建議以褲裝為佳!
藝術先修班 2
策展人對談《半透明城市中的偶戲身影》 #講座
◸ 2025.9.27 (六) 14:00-16:00 ◿
▍誠品書店 新店店
▍關鍵對話|李惠美(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X吳思鋒(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協同策展人)X林于竝(北藝大戲劇系專任副教授兼學務長)
⟢ 解碼日本「結城座」百年舞台技術
藝術節核心洞察|從「亞際之窗」視角探討百年劇場美學的當代變形,解讀偶戲在亞洲城市中的文化隱喻。林于竝教授更以深耕日本劇場史之眼,聚焦百年劇團「結城座」的藝術演變,深入探討傳統偶戲如何啟發當代創作,呼應本屆《變身》劇目。
藝術先修班 3
排練的第一天:演員的日常 #工作坊
◸ 9.27(六) 14:00-16:00 ◿
▍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3F親子小學堂
▍節目《COMA》|理解專業表演如何從瑣碎日常淬煉
⟢化身一日演員|由犀牛劇團團長楊竹君帶大家認識劇場、分享經驗,透過劇場遊戲及讀本練習,體驗演員的排練生活。
▍講師:楊竹君(犀牛劇團團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於台北、桃園的學校及社團教學,開設工作坊。
現任/文化大學草山劇廠社團指導、世新大學抓馬話劇社授課講師、啟英高中表演藝術科外聘業師、安溪國小表演藝術課程兼任老師。
*適合16歲以上一般觀眾
藝術先修班 4
《月海書:我們如何與物玩耍》 #講座
◸ 10/12 (日) 14:00-15:30 ◿
▍ TSUTAYA BOOKSTORE 桃園藝文店
▍延伸藝術節主題|從《月海書》新作看「物性」的當代表達
⟢ 講者:王詩琪(囝仔人)
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本組畢業。過往為獨立製作人,現為囝仔人核心成員,近年專注發展物件劇場創作,關照物件與使用者、所有者間互文的對應,在意使用痕跡、物件發展緣由與社會發展、生存的關係。
⟢ 囝仔人
不設限題材、場域、形式的可能,回歸單純的「玩」心。
一如「囝仔人」之名,我們希望如孩童般,保持童心與好奇,嘗試物件、光影、偶戲等創作形式,將日常探索轉化為創作素材,延伸物件的想像與可能性。
創作發展之外,也規劃以物件、光影偶戲為主,結合地域特質,或融入參與者記憶等不同主題的課程,並保持開闊的接受度期待參與任何新奇好玩的藝術事件。
⟢ 感官延伸|以觸覺、記憶重新定義隨身物件的敘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