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藝文

當觀光客成為地方風景:產業、日常與慶典的利弊得失—《觀光人類學》新書分享會

106
4
2025.08.21 (Thu) 19:30 - 21:00 (GMT+8)加入行事曆
游擊文化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這場新書分享會將聚焦觀光作為一種滲透日常的現代力量,從產業、節慶、信仰與生活空間出發,思考地方如何面對觀光的壓力與機會,並邀請大家一起討論:當觀光介入生活,地方社會將如何回應?而我們又要如何評估觀光的得與失?
這場新書分享會將聚焦觀光作為一種滲透日常的現代力量,從產業、節慶、信仰與生活空間出發,思考地方如何面對觀光的壓力與機會,並邀請大家一起討論:當觀光介入生活,地方社會將如何回應?而我們又要如何評估觀光的得與失?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 主題:當觀光客成為地方風景:產業、日常與慶典的利弊得失—《觀光人類學》新書分享會

■ 主講:李宗義(本書譯者)

■ 與談:邱星崴(《田野特調》主編/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博士候選人)

■ 時間:8/21(四)19:30~21:00

■ 地點:現流冊店(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70巷15號)

■ 收費:200元((含100元當日購書抵用券,現場購買游擊文化出版品可直接折抵。若有指定購買特定書籍,請來信先提供書名,以協助我們提前備書。)
 

【活動介紹】

旅人所到之處,會對當地帶來什麼影響?
當地人要如何回應,才能避免觀光的負面衝擊?

當我們談觀光,談的從不只是風景名勝,而是一場深刻的社會互動。《觀光人類學》帶領我們進入地方與觀光相遇的現場:從產業興起造成的階層分化,到節慶與日常生活被轉化為觀光表演;從族群關係的微妙變化,到地方社群的隱忍、抗拒與協商。觀光可以創造工作機會、振興手工藝與地方經濟,也可能使社會結構更加階層化,甚至引發文化變質與世代衝突。

以台灣為例,賽夏族矮靈祭原為族人內部的宗教儀式,如今在觀光效應下變得公開,引發族人內部對儀式意義與文化自主權的爭論。當觀光不再僅是外來者的到訪,而持續侵入在地居民的生活節奏與信仰空間時,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介入?它可能帶來資源與利益,也可能壓縮當地人的生活空間

這場新書分享會將聚焦觀光作為一種滲透日常的現代力量,從產業、節慶、信仰與生活空間出發,思考地方如何面對觀光的壓力與機會,並邀請大家一起討論:當觀光介入生活,地方社會將如何回應?而我們又要如何評估觀光的得與失?

【講者簡介】
李宗義
《觀光人類學》譯者。政大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大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近期譯作有《鍍金的鳥籠》、《自閉者的面具》等書。


邱星崴

《田野特調》主編/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博士候選人。苗栗南庄客家人,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博士班就讀。長期從事地方工作,致力於發展從觸動到行動之間的田野工作方法。

avatar

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verified

當觀光客成為地方風景:產業、日常與慶典的利弊得失—《觀光人類學》新書分享會

2025.08.21 (Thu) 19:30 - 21:00 (GMT+8)

活動嘉賓

李宗義
李宗義
邱星崴
邱星崴
活動地圖

台灣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70巷15號1樓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