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問題如此簡單,卻隨著年歲漸長愈發逼近我們。也許所謂的偉大啟示從未出現過,取而代之的,是日常中的小小奇蹟,是黑暗裡偶然劃亮的火柴。」— 維吉尼亞·吳爾芙
韓國藝術家李娜英的作品中,那些火柴般的光芒,或許正藏匿於孩童的凝視裡、樹葉與果實之間的呼吸裡。她描繪的是那些微弱卻真實的感知——光落在葉片的斜角,孩子低頭貼近水面,或某段深植心底的童年片段。
這次展覽呈現她兩個持續發展的創作系列:「果樹系列」與「天鵝池系列」,分別映照出她創作中的兩個核心方向:一是從個人記憶出發的童年再造,二是對身份流動與變形邊界的凝視。
在「果樹系列」中,李娜英以1980至90年代的童年照片為出發點。她凝視照片中那一個個模糊卻熟悉的身影,將其抽離原有語境,並將之帶入想像與情緒的維度。在這些畫面裡,孩子們躲藏在巨大果樹森林中,果實、昆蟲、動物與花朵共處於一個無名的時空中——那裡沒有成人,只有柔軟的生命力與純粹的觀看。
「天鵝池系列」則延伸至身份與變形的主題。畫面中的天鵝既來自童年讀過的《野天鵝》故事,也來自藝術家在英國留學期間實際與天鵝相遇的經驗。她筆下的存在介於人與動物、自然與文化之間,處於永恆的變化狀態。白天成為天鵝,夜晚恢復人形,這種變形的節奏正反映了李娜英對「邊界經驗」的敏銳感知。
這些作品的畫面充滿「故事即將發生」的前夜感。她以極細密的筆觸描繪羽毛、水面與植物的紋理,捕捉故事尚未成形前的氣味與靜度——果實尚未墜落、孩子尚未回頭、夜色尚未完全降臨的那一刻,是她創作的時空核心。在枝葉與目光之間,那些被壓低的情緒與微光,緩慢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