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曬‧屏東:城市觀察畫家的我城記憶》新書發表
日期 | 2025年9月6日(六)
時間 | 18:30-20:30
講者| 作者 鄭開翔主講
入場 | 150元/人,國小以下免費,13歲至22歲可用文化幣
(到場支持,當天50元可折抵消費)
18:00-18:30 讀者書店報到
18:30-20:00 講座時間
20:00-20:30 讀者Q&A/簽書
地點 | 書蜜生活 桃園市蘆竹區興仁路148號
書籍介紹|
《 曬‧屏東:城市觀察畫家的我城記憶》
「想到屏東,你會想到什麼?」
這個位處國境之南、充滿炙熱感的土地,身為屏東囝仔的鄭開翔,因求學工作曾短暫離開,直到二○一五年退伍回到屏東,開始以「速寫」的方式「走畫」屏東,隨著一次次的駐足觀察,這座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屬於生命的故鄉,開始有了別樣的視角與情感。
這不是一本旅人的速寫手札,
而是一位在地觀察者,為南方城市沉筆書寫的地方誌
做為曾經是個對故鄉的歷史一知半解的人,直到二○一五年帶著畫筆開始探索,才真正打開這座城市的記憶寶盒,隨著「走畫」的過程,繞進那些被我們匆匆擦身而過的屏東街道、巷弄、老屋與市場,雖然沒有都會區高聳的摩天大樓、沒有耀眼的觀光招牌,卻在熙熙攘攘日常的柴米油鹽中,藏著一座城市的靈魂。
走進屏東生活的縫隙,發現城市的溫度
屏東的建築,像是被時間刻畫的頁面,它們不只是一磚一瓦,更是曾經生活過的人們所寫下的故事。鄭開翔透過近距離的觀察,加之耆老和文史紀錄,那些被忽略的老屋、廟宇,不再是冰冷的建築,而是歷史流動的活化石。
如果說巷弄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那市場便是城市的心臟。屏東的傳統市場不僅是買賣的場域,更是人與人交會、生活記憶交織的地方。這些市場曾是屏東人日常的必經之地,而其中的人情味,遠比商品更值得細細品味。屏東的日常,藏在那些被忽略的街巷、市場與老屋,沒有耀眼的燈光與繁華的招牌,卻承載著生活的溫度與歷史的痕跡。
這是一場穿越時光的漫步,帶你細看這座城市在歲月流轉中留下的點滴印記
一如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曾說:「這座城市不會訴說他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窗戶的柵欄,在階梯的扶手,在避雷針的天線,在旗杆上、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缺口和捲曲的邊緣。」
跟著鄭開翔,一起用畫筆和文字走進屏東的故事,重新發現這座城市裡被時間掩埋的記憶。屏東,不只是墾丁的門戶,不只有《海角七號》和萬巒豬腳,更是一個充滿細膩生活氣息與歷史厚度的地方,它們有的曾是繁榮的象徵、有的則默默訴說著時代變遷的無聲哀愁……現在,讓我重新認識屏東暖熱陽光下的變與不變。
作者簡介
鄭開翔
藝術家、圖文作家,城市觀察畫家。
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2019年出版《街屋台灣》一書,該著作至今已翻譯為日文、法文、西班牙等版本。後又出版《百攤台灣》一書,譽為台灣第一位以水彩技法,系統化記錄街屋、攤販文化的藝術家。
擅長速寫、水彩技法,提倡「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的生活態度。其筆觸流暢,色調溫暖,下筆間帶有獨到觀點及人文關懷,懷抱「捨不得」的心情,以記錄城市的美麗與變遷為己任。
曾榮獲誠品閱讀職人大賞2019年度「年度新人」、中華民國畫學會插畫類金爵獎等獎項。曾與誠品、101大樓、高鐵雜誌等品牌合作,展覽足跡遍及台灣各地,活躍於藝文界,其作品屢受各大媒體報導。
近年於金門居住創作,深入探索在地的生活色調,繪製成引人眷戀的日常風景。
======
很高興書店經營第二年,能再次邀請小開老師前來大竹分享新書~耶~
小開老師說:「這本書是我創作的起源,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本書。如今再翻閱裡面的作品,仍然可以感到當時的熱情與純粹,如果想要更了解我的創作脈絡,這本書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創作原點。」
書蜜生活,誠摯邀請你一同前來耹聽關於這本《 曬‧屏東:城市觀察畫家的我城記憶》的故事
若你不克前來參與活動,亦可購買精神支持票券支持本場分享會,本款項將用於本活動所有營運支出。
【注意事項】
1.書蜜生活將就活動過程進行攝、錄影,以利活動結束後提供成果發表影像留存及本單位行銷宣傳與推廣之用。
2.活動前30分鐘開始報到,無法出席者恕無法保留。
3.如遇颱風、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將依桃園市政府公告為準取消活動。
4.書蜜生活保留課程內容與規則更動之權利,如有未盡事宜或任何異動,得隨時修正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