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是結論,而是我們此刻的提問。
在知識碎裂、敘事多元變化的時代,藝術及其歷史不再只是封存於檔案與畫冊中的定論,它更是我們此刻對歷史、文化與社會的提問與思辨。本系列講座邀請學者、作家、美術館員與文化政策工作者等,共同分享臺灣藝術史相關書寫的現場,開啟跨域對話的可能。從館舍營建到戰爭記憶、從非虛構書寫到多語聲音,我們不只是回顧歷史,而是在這裡為更多人擴大、看見它更豐富的討論意義。
━━━ ★ ━━━
藝術史學者吳景欣多年在美國教授亞洲藝術,常思考如何讓學生理解遙遠文化中的風景與感受。
這次她將從自己在《風景心境》中翻譯的石川欽一郎〈樹木與風景〉談起,分享藝術家如何透過旅行經驗與異地比較,觀察臺灣風景的變化與特質。
這些觀察者在指出臺灣與世界風景的相似性之際,也重新看見了臺灣自身的獨特風貌。講者將結合畫作、引文與自身教學經驗,帶領聽眾穿越時空,理解風景背後的視角轉變與記憶流動。
───講座資訊───
主題:臺灣風景與世界的接點:人文與自然景觀的近代化變遷
時間:8/29(五)20:00-21:30
主講:吳景欣 |美國羅格斯大學肯頓分校視覺媒體與表演藝術學系副教授
地點:google meet 請正確填寫電子郵件,網址之後會寄送您的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