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奏過快的當代生活裡,我們邀請你——
用一杯茶的時間,慢下來。
打開一座有風的島——
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關於「人與自然」的對話。
野島美學——
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
兩日野感小聚|城市裡的微型自然島
嚴選來自土地的品牌:茶、香氣、蔬食、苦茶油與生活選品。一起在空間裡,交流自然生活的野島時光。
兩場慢學講座|雙導師對談與感官練習
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侘寂美學
每場講座附紅烏龍氣泡飲,讓夏日從一口茶開始清涼。
九月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
邀你翻開一本書,慢慢走回生活的原本模樣。
野島美學—
野,是自由,是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形狀。
島,是生命的本源。
美,是打開感官的那一刻。
學,是深度與可能性的展開。
每個人,都可以長成一座自己的島。
9/13(六)~9/14(日)
我們在 boven 雜誌圖書館 見。
▍慢學講座|雙導師對談與感官練習
氣味,是最貼近記憶的感官語言。
紅烏龍,不只是茶,它是來自台東縱谷的氣味記憶——熟果的香、蜜韻的甜、山風與陽光,成為獨一無二的風土氣息。
本場講座由飲食總編輯馮忠恬主持,邀請氣味引路人 Poky 共同展開一場感官對話。從紅烏龍自由多變的香氣出發,展開島嶼植物的嗅覺探險——岩蘭草、快樂鼠尾草、檸檬薄荷、晚香玉…輕輕開啟你與土地的連結。現場將進行氣味練習,帶你用鼻子閱讀風景,用記憶調香。
讓茶,不只是杯中的風味,而是一次走入風土的氣味旅行。
▌慢學講座 週六場
台東紅烏龍與氣味風景的調香設計
循著紅烏龍的香氣,走入島嶼的記憶。
● 導師|資深飲食總編輯 馮忠恬、香氣引路人暨拾心香研 Poky
● 茶的引路人|紅烏龍合作社
● 時間|9/13(六)14:00-15:30
● 地點| boven 雜誌圖書館 Cafe & Library(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B1)
● 費用|$500
———
慢下來,和時間一起呼吸。
一杯紅烏龍,藏著台東縱谷陽光的溫潤與熟成的香氣。
一個空間,也可以像茶葉一樣,隨著時間老去,卻愈發迷人。
本場講座邀請生活風格品牌 aged 主理人陳芝羚,與飲食總編輯馮忠恬共同展開一場茶與生活的深度對話。從台東紅烏龍緩慢發酵的時間感出發,談到侘寂與自然的軟裝哲學:自然器物的選擇、空間的留白—從渴望自然的生活狀態出發,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自然軟裝哲學」。將對自然紋理的體察,實踐在生活器物與空間佈局中,也讓每一次喝茶,成為一次與自己相處的微型練習。
讓茶不只是一種飲品,而是延伸出一種更靠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慢學講座 週日場
台東紅烏龍與侘寂風格的居家美學
慢品紅烏龍的自然生活哲學
● 導師|資深飲食總編輯 馮忠恬、生活品牌aged 主理人陳芝羚
● 茶的引路人|逸品茶園
● 時間|9/14(日)14:00-15:30
● 地點|boven 雜誌圖書館 Cafe & Library(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B1)
● 費用|$500
———
▌慢學講座|限定贈禮
凡報名野島美學 慢學講座,每場贈送一份,報名兩場有雙份。(限定當日領取,不另寄送)
-野島美學|香氣特調小香一份
(9/13青衫茶屋、9/14蒼山月夜)
-台東紅烏龍氣泡飲一瓶
台東紅烏龍氣泡飲|僅使用三種原料:茶葉、水與二氧化碳。無香精、無色素、無防腐劑,以天然萃取技術,完整保留茶葉的熟果香與蜜韻,搭配細緻氣泡,帶出清爽而層次豐富的口感,喝得到原茶的厚實,也感受得到氣泡的輕盈。一杯來自台東縱谷的紅烏龍,刷新你對台灣茶的想像力!
▌野感小聚|現場交流自然生活的野島時光
● 時間|9/13(六)~9/14(日)11:00-17:00
● 地點|boven 雜誌圖書館 Cafe & Library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1F)
● 費用|免費入場
● Dress Code|自然系色調(源於大自然的色調,例如米色、黃色、綠色等)
● 自然生活品牌|共8家
風味之所|品嚐土地的記憶
。台東紅烏龍|紅烏龍合作社
。台東紅烏龍|林旺製茶廠
。台東紅烏龍|逸品茶園
。南投苦茶油|小島大果
。自然農法|紅土森林小宇宙
生活之境|讓自然住進日常裡
。自然風景氣味學|拾心香研
。侘寂美學的生活風格品牌|aged
閱讀策展|翻開自然生活的靈感之頁
。自然生活、 風土飲食、侘寂美學|boven雜誌圖書館
▌慢學講座──導師簡介
馮忠恬|資深飲食總編輯/茶葉小宇宙 節目主持人
食物是一座島的語言。馮忠恬在飲食裡練習理解世界,也在風土裡讀懂生活的節奏。長期關注食物與土地的關係,從內容創作到品牌顧問,從編輯台走進活動現場,持續透過多元的形式,以當代的語彙,重新書寫食物的文化風景。
歷任《好吃》副總編輯、《米通信》與《lá野植風味學》總編輯,近年以顧問與引路人角色,參與多項餐飲品牌建置與地方飲食活動策劃。2024以策展人身份策劃「茶香威尼斯」計畫,帶領台東紅烏龍走入世界舞台。
何欣潔 Poky |拾心香研主理人/香氣小酒館 節目主持人
國立東華大學化學碩士,IFA英國國際芳療認證芳療師。現任奧地利芳療品牌feeling品牌總監。著有香氣散文書《植物芬芳的日常異想》,並推出以四季為題的「芳香節氣一葉盒」,集結古典詩詞、植物觀察、香氣運用、生活魔法提案,如四季小策展。線上影音課程《鼻子的第一堂練習課》、《居家調香學》。
擅長以東方哲思結合香氣敘事,創作具共感畫面的嗅覺風景,開展屬於當代的品香美學。
陳芝羚|生活風格品牌aged 主理人
曾開過咖啡店,當過文字編輯。隨著兒子川川誕生後移居東勢,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重新學習療癒了自己。在渴望自然、遷居山林的內在狀態中,創立了 aged ——從生活出發,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更靠近自然的軟裝哲學」。從生活為發想,設計製作選品,分享山上的一片自然與美好。
▌野感小聚──品牌介紹
/台東紅烏龍|林旺製茶廠/
專業製茶.五星製程的堅持者|從茶園到茶葉一條龍,堅持有機耕作與日光萎凋,連續十年獲五星茶廠認證,品質控管嚴謹,榮獲神農獎與紅烏龍金牌肯定。
選一種「植物」送給此刻的自己會是什麼?
蘭花。蘭花的優雅與細膩,將台東紅烏龍的蜜香、花香層層堆疊,綻放出如蘭花般優雅、恬淡卻餘韻悠長的茶湯風采。一同分享這份美好給野島美學。
/台東紅烏龍|紅烏龍合作社/
48位小農攜手打造的共創品牌.鹿野印象的推手,從栽種到行銷全程參與,發展多元茶食與文創商品,立志讓紅烏龍成為台東鹿野的代表茶走向世界。
選一種「植物」送給此刻的自己會是什麼?
「茶」。茶樹孕育台灣的文化之根,也是我們故鄉-鹿野的產業之根。茶葉與人民的情感連結,從生態、從生計、再到生活,完美呈現出台灣人的態度、精彩、隨和與浪漫。茶葉之於台灣,不僅是個作物,更是一種語言、溫度與記憶。
也是因為茶,把我們帶來這美好的野島美學。
/台東紅烏龍|逸品茶園/
焙火職人,蜜香工藝的傳承者|創立逾40年,重視慢焙、再焙,淬煉出獨特的「老」紅烏龍哲學。茶師自幼隨父習茶,累積數十座冠軍,親焙每一泡茶。以小綠葉蟬著蜒茶菁製成蜜香紅烏龍、蜜香綠茶等,風味獨特。
選一種「植物」送給此刻的自己會是什麼?
如果要選一種植物送給現在的自己,我會選白茶花——一朵靜靜綻放於歲寒之中的花,我喜歡它的白,它的清雅、冷靜,它不喧鬧、不攀爭,只在適合自己的節氣裡悄然綻放。它身上有一種力量——不求掌聲,也不迎合眼光,只忠於自己成熟的節奏,綻放時無聲,卻讓人難以忘懷。
/拾心香研/
「以香氣拾回本質的初心與療癒」
成立於2015年夏天,起源自後山花蓮,依著對自然的喜愛出發,專注在天然植物的芬芳,研究精油科學、創作、品香美學。用香氣穿針引線,作為生活的靈感,探索氣味在日常中,各種維度交錯的樣態,拾回本質的初心與療癒。
選一種「植物」送給此刻的自己會是什麼?
一株很大棵的樟樹,想要躲在底下乘涼。有連結土地根系的底氣,有粗糙穩定的樹幹,長成自己的樣子,上方有隨風飄揚的自由自在,還有一點香氣,穿透的、幽微隱晦的、不張揚的。
/aged/
陳年熟成美學的自然生活品牌,靈感取自陳年、熟成之意,美都是需要時間的累積。以沈浸式空間體驗,設計製作選品,分享山上的一片自然與美好生活。
選一種「植物」送給此刻的自己會是什麼?
艾草。我很喜歡有香氣的植物,散步時隨手捻一段搓揉,捧在鼻前深呼吸便能轉換心情。家中花園的艾草很野總在角落冒芽,從小端午洗艾草浴、掛門驅邪,最近設備升級,萃成純露飲用、鎮膚,或乾燥焚燒淨化空間。艾草萬用又療癒,是安撫身心的靈藥。
/小島大果/
永續轉作的台灣苦茶油推手|由兩位青農──陳致甫、陳生慶共同創辦,攜手以有機轉作守護珍稀台灣籽苦茶油,推動永續農法,讓苦茶油成為代表台灣的國油,邁向國際舞台。
選一種「植物」送給此刻的自己會是什麼?
想送「油茶樹」給此刻的自己。經歷一整年的悉心照顧,油茶果實即將於十月底採收,此刻正是茶籽油脂飽和、風味成熟的最後一哩路,希望自己也能像油茶樹一樣挺過風雨,顧好土地,帶給其他生命豐盛與美好。
/紅土森林小宇宙/
多元共生的永續食物實驗場|以觀察與輔助者角色,實踐多樣作物與生態循環,培育滋養身心的真食物,共創土地與生命的小宇宙。
選一種「植物」送給此刻的自己會是什麼?
我會送給此刻的自己一株蒲公英。期待那份愛護自然、珍惜地球、關懷萬物的心意,能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乘著風飄向各個角落,在每個人的心中落地、生根、發芽,成為純白而溫柔的希望。
/boven雜誌圖書館/
讓紙本成為一座島,翻開生活的靈感之頁
亞洲首家國際精品雜誌靈感殿堂|位於台北,收藏六萬多本海內外精選雜誌,成為創意工作者與紙本迷的靈感聖地。
在 boven,我們相信每一本雜誌都是一座小島,藏著世界的風景與生活的想像。這次,我們從六萬多本館藏中,精選關於自然感官、風土飲食、侘寂美學與慢生活的雜誌,邀你一同沉浸在「野島精神」之中——走進自然,也讓自然走進你。歡迎來 boven 翻閱雜誌、感受紙張的溫度,讓身心重新找回與土地、季節與自己之間的連結。
▌生活慢慢學 計畫
IC之音2023年推出《生活慢慢學》長期計畫,以「自然」出發的慢生活美學,我們從聲音出發,持續推出專題Podcast、線上音頻課程與自然共感的四季提案。讓人們慢下腳步,與自然連結,與生命有更深刻的對話,開啟對生活新的想像,因而感到寧靜與豐盛。
今年我們更關注在土地、當代的自然生活與內在安定,聚焦成為一個新的概念——「野島美學」。從腳下的這座島嶼出發,讓自然走進生活中,在Podcast節目中邀請到十位來賓,一起聊聊人和自然的關係:有飲食、有台灣茶、有海洋、有魚、有野草、有自然的居家生活,也有土地長出來的創作。
八月於《生活慢慢學》 Podcast 陸續播出,九月我們相約在boven 雜誌圖書館見!
———
特別感謝|台東紅烏龍
閱讀策展|boven 雜誌圖書館
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
視覺設計|霧室
———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
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
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 活動提醒
1. 野感小聚、閱讀策展空間為免費入場無需報名。
2. 慢學講座售票時間於9/12(五)中午12:00截止,不開放現場購票。
3. 慢學講座於開始前30分鐘(13:30)開放入場,場地座位採自由入座,請您準時到場。
4. 活動當日,主辦單位將會拍攝照片/影片,將使用於活動紀錄與宣傳,報名參加者視同同意授權。若無法接受拍攝,請當日告知現場工作人員即可。
5. 報名完成後,若因故無法參與活動,本活動委託 ACCUPASS 代辦退款事宜,報名人需註冊並登入 ACCUPASS 申辦退票,並於活動票券有效開始日前 8 日辦理申請,將退還活動費用之 90%(10%為辦理退費手續費);逾期恕不接受退費。
6. 將於活動結束後開立電子發票至報名者mail。
7. 如因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將主動聯繫延期或退款。
8.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會公告於IC之音臉書粉絲團及生活慢慢學Istagram。
9. 相關事宜請洽IC之音客服信箱(service@ic975.com)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