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活動皆有投保旅平險,報名時請務必手動填寫所有參加者的中文姓名、身分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以便辦理保險。
▎博物館文化共融—屬於每一個人的博物館
【講座介紹】
簡介:
文化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什麼是共融?不只是多加一點無障礙設施,更是讓每一種身體、每一種感官、每一種理解方式,都能在博物館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體驗。
本場講座邀請前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展人、國立中興大學副教授 趙欣怡 博士,帶你從第一線實務與國際案例出發,重新認識「文化共融」的真正樣貌。從視障導覽、觸覺體驗,到展場設計與教育資源,我們一起思考──文化要怎麼設計,才能真正屬於每一個人?誠摯邀請你,一起用不同角度重新看見文化共融的可能。
費用:免費。
名額:40位。
地點:臺北中山堂-臺北書院(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 )。
時間:8/29(五)10:00 - 12:00。
...
【講師介紹】
主講人:趙欣怡
趙欣怡博士,國立中興大學副教授、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暨理事長,前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展人,策展代表作品包含《汩汩之島》、《欲見心象》《用手去看見世界》、《國美4.0建築事件簿》、《時.光.機:從古典到當代攝影藝術教育展》等,亦曾承辦「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與「第二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等國際展會。專注於非視覺藝術、觸覺認知、通用設計與數位策展,長期推動社會包容與文化平權。曾獲得第四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類大獎、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國立綜合大學研究傑出獎等肯定。近年持續與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等國際學者合作,致力於包容科技開發與非視覺藝術跨域創新。
✧✧✧✧✧✧✧✧✧✧✧✧✧✧✧✧✧✧✧✧✧✧✧✧
▎易讀設計指南—打造讓所有人理解的資訊
【講座介紹】
簡介:
身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設計人員/文化推廣者,你是否也曾經遇過這樣的困境:
資訊設計得很完整,卻總覺得「大家都看過,但沒人看懂」?
這堂講座將帶你認識什麼是「易讀設計(Easy-to-read)」,以及它如何幫助不同需求的讀者—包括心智障礙者、學習困難者、高齡者、兒童、新住民—安心接收資訊、參與活動、理解內容。
講者將以實際參與編寫《易讀指南 Guidebook》的經驗為起點,分享如何在教育設計、展覽文案、教具開發中運用「易讀原則」。
講座將帶你一同思考:資訊要怎麼寫、怎麼設計,才能讓所有人都能「真正看懂」?從易讀出發,讓文化場域真正實現平權。
費用:免費。
名額:40位。
地點:臺北中山堂-臺北書院(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 )。
時間:8/29(五)14:00 - 16:00。
...
【講師介紹】
主講人:黃馨
美感細胞 設計與研究員|《易讀指南 Guidebook》編纂者
專長於教育設計、視覺轉譯與文化推廣,長期投入易讀教材設計與策展活動。曾參與多項文化教育專案,如:「美感教科書再造計畫」等,作品亦於「OPENBOOK 教科圖書設計展」展出。
✧✧✧✧✧✧✧✧✧✧✧✧✧✧✧✧✧✧✧✧✧✧✧✧
▎口述影像—用說的看見世界
【講座介紹】
簡介:
你有試過閉上眼睛,靠聲音「看見」一幅畫、一場演出、一個展覽嗎?
對於視障者而言,口述影像就是他們「看見世界」的方式,把畫面轉化為語言,讓看不見的觀眾,也能想像畫中的表情、空間的移動、場景的氛圍。
本講座邀請「引光點口述影像工坊」創辦人 吳宜頴 分享其多年推動文化共融的實務經驗,從語言怎麼選、觀眾怎麼聽,到如何描寫動作、節奏與情緒,帶你進入口述影像的世界。
費用:免費。
名額:40位。
地點:臺北中山堂-臺北書院(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 )。
時間:9/2(二)09:30 - 11:30。
...
【講師介紹】
主講人:引光點 吳宜頴
引光點口述影像工坊創辦人
長年投入視障友善與文化平權倡議,推廣「用說的讓人看得見」的語言技術。曾與國家兩廳院、全台各藝文場館合作製作劇場口述影像共融服務、場地空間導覽、靜態展覽等,並致力於口述影像教育訓練,推動口述影像作為視障者參與文化的重要橋樑。
以實際操作、同理心與專業語感,建立口述影像在藝文現場的應用模式,讓「文化共融」成為人人都可參與的日常。
✧✧✧✧✧✧✧✧✧✧✧✧✧✧✧✧✧✧✧✧✧✧✧✧
▎明盲共融工作坊
【講座介紹】
簡介:
如果你無法用「看」的創作藝術,你會怎麼辦?如果你必須「用說的」才能引導別人認識圖像,你準備好了嗎?
這場明盲共融工作坊邀請視障者與明眼者共組創作夥伴,透過聲音、觸覺與語言,共同展開一場「不用眼睛」的藝術冒險。工作坊以「誰是大藝術家?」為主題,不靠畫筆、不憑視覺,改用語音引導、紙張操作與聯想練習,完成屬於你們的感官創作。
明眼者將實踐上午講座所學的口述影像技巧,引導視障夥伴進入視覺場景;視障者則將用耳朵與雙手,與你一起探索創作的邊界。
費用:免費。
名額:20位。
*因本活動需配對參與,需報名上午「口述影像—用說的看見世界」講座,才能報名本活動。
*為維護共融品質,本場限額報名,敬請準時出席。
地點:臺北中山堂-臺北書院(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 )。
時間:9/2(二)12:50 - 17:00。
...
【講師介紹】
主講人:頑劇場 羅翡翠
劇場表演工作者、「頑劇場」核心創作者以及專職大提琴演奏。以音樂為本,參與各式跨領域表演藝術活動,持續探索劇場與身體的各種音樂性。近期創作包括:頑劇場《HEY!YOU─阿羅與他的大提琴》、《親愛的戴斯》、《她們Metamorphosis》、《月亮媽媽》、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自私的巨人》、2022 NTT-TIFA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鄭伊里《感質》等。並與臺灣戲曲中心、台北偶戲館、囝仔人、不想睡遊戲社、引光點口述影像工坊、臺南市藝術輔導團等單位合作表演藝術相關課程/工作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事項】
*將為活動的參加者投保旅遊平安險,請於報名時提供投保所需個資。
*若臨時不能來,可將票讓予朋友。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修改活動之權利。
*若有相關問題,歡迎洽詢活動小組:bankofculture.tw@gmail.com
*參與本活動,即同意並授權活動方拍攝、修飾、使用、公開展示個人之肖像,使用於主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協辦文化銀行之社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