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生之重力」表演人權系列|身體氣象館製作
【身體氣象館】
台灣非營利跨文化交流之先驅藝術團體。於1991年由台灣小劇場先驅人物王墨林所組成。創立迄今,以國際藝術節策畫與劇場製作,成就台灣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彼此交流,進行多面向的美學思辨,為台灣劇場於小劇場運動之後,全新開啟與世界對話之窗。從1992年「身體與歷史:表演藝術祭」,首創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雛型,至2001年舉辦「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長期發展身障者表演藝術,讓「表演人權」思潮真正導入台灣表演美學論述。2005年起,成立「小劇場共同營運實行委員會」,傾力經營牯嶺街小劇場,致力實踐文化的公共性,將之打造成一亞洲知名的表演創意基地,提攜新世代表演藝術工作者發展劇場創意。
【策畫說明】
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邀請身體氣象館策畫「表演人權系列」,將該機構自2001年首次策畫「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以來,通過社會現實的考察與層層思辯,對於表演藝術作為一切入問題的實踐方法,連結至鐵玫瑰藝術節乃至展演中心在持續拓展不同社群參與空間上的耕耘,並回應、延伸近年「藝術共融」的思潮與實作。此系列從「生之重力」發想,以表演、工作坊、放映組成,多面向探討表演藝術/紀錄片/醫學/社會工作等領域中「表演人權」問題,針對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等社群表演藝術潛能的啟發與表現,作廣泛的思考與交流。
【展覽】
一座詩與行動的工廠――行為藝術家卡密.葛納德里Kamil Guenatri 作品展
📅時間|2025/9/6(六)- 9/21(日)
📍地點|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1F享讀拾光區
👉參加方式|自由參觀
|展覽介紹|
「我的身體是一座詩與行動的工廠」--法國行為藝術家卡密.葛納德里(Kamil Guenatri)罹患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這種神經肌肉疾病,從他一出生就開始影響了脊髓和運動肌肉之間的連接,在幼兒時期歷經快速的退化,不斷的肌肉萎縮,造成了藝術家癱瘓、吞嚥困難與呼吸衰竭。藝術家原是一名電腦工程師,於25歲決定踐行他的行為藝術,迄今已在法國等地發表創作。此次展覽將以攝影形式首度在台灣介紹這位藝術家作品。
【放映】
「從有限中動身」放映會(口述影像專場)
📅放映時間|2025/9/14(日)14:30-16:30
📍放映地點|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1F享讀拾光區
👉參加方式|自由入場
|放映影片|
《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選粹(姚立群導演,18mins,2017)、《台灣風情畫》(林絲緞編舞,20mins,2025)
|放映介紹|
從王墨林於2001年策畫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於以來,身體氣象館發展身障者表演藝術已近四分之一世紀。從最初組織師資、培育在地的視障表演者,再透過策展,引進國外障礙藝術領域的表演與觀念,並悉心編創,以製作展開交流,將對話的視野擴大,在藝文環境中逐步帶動起更大的關注與參與。本次選映的兩部影片,均為較近期的紀錄影像,一是印證台韓交流軌跡、集結多次演出紀錄的《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以及林絲緞編舞、指導她以教育性舞蹈培育的專業種子師資等學生所演出的《台灣風情畫》。
|映後座談|
📖講者|姚立群(身體氣象館負責人)
👤主持|吳思鋒(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協同策展人)
【工作坊】生之重力工作坊
📅時間|2025/10/25(六)13:00-17:0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大排練室
📖講師|劉敏
👉參加辦法|免費,限額15名,須事先報名,高齡者與身障者優先。
|工作坊介紹|
此工作坊專為身障者及不同身體狀態的參與者設計,以互動性、遊戲性的身體舞蹈,展現社會性與群體共同的動態創作,進行學員的身體開發、空間的感知探索等,旨在推動集體創意合作與身體協作實踐。
|講師簡介|
劉敏
目前擔任育成基金會淡水義山小作所青年肢體開發舞蹈教師,以及台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象山教室自閉症青年舞蹈課林絲緞老師教學助理。運用運動、舞蹈、繪畫、說繪本故事、劇場、非洲鼓等,探究身體動作的可能性與行為傳遞的非語言訊息。三十年前開始投入身心障礙兒童與成人的繪本故事劇場與開發性舞蹈教學。經歷另有:與富里偏鄉新住民婦女一起進行工作坊十年,融合不同語言與異質文化,完成生命故事劇場六場巡演;育成基金會青年開發性舞蹈教學十年;多重障礙視障者青年舞蹈教師;藝術統合教師培訓講師等。招生對象:15位。免費報名,一般民眾皆可參加,高齡者與身障者優先
【表演】 《Oh! Baby 2025》
📅演出時間|11/8(六)14:30、11/9(日)14:30
📍演出地點|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
👉票價|600元
👉購票|Opentix售票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952347346916462593
|演出介紹|
《Oh!Baby》是首爾藝術家姜聲國最初創作於2010年的雙人表演。身為社會公認的殘疾人士,他始終正視著困境邊緣一道道厚厚的牆壁,以敏銳的心思穿透,攜手藝術的夥伴抵達四方的藝術現場。姜聲國從行為藝術與舞蹈展開二十年的現場演出歷練,雖然看來連走路、說話都會不受控的扭曲、晃動,卻在劇場、畫廊等展演現場,傳達出強悍的韌性與旺盛的創意,以可見的身體障礙消弭與觀者既定認知的界線,以及文化的界線。
《Oh! Baby 2025》,即挑戰了多重的文化越界,姜聲國與台灣舞者彭珮瑄從對接失語的身體起手,一步步脫胎為這部台韓共創的全新版本。
表演者|姜聲國、彭珮瑄
原作、共同編舞|姜聲國
導演、製作人|姚立群
音樂設計|李婉菁、Youngmin Cho
燈光設計|吳峽寧
攝影紀錄|許斌
舞台監督|林家瑜
製作助理|陳佳琪
影像紀錄|穀雨展演協創
聯合製作|韓國-全身劇團
排練協力|牯嶺街小劇場、藝啟學
特別感謝|韓國國際無障礙舞蹈節(KIADA)、林絲緞、林秉昕、張永姍、梁俊文、戚華珍、余婕、鄭志忠、鄭智源、高翊愷、童詠瑋、馮筱芹
Oh! Baby 2025/這不是終點/這是一個打開新情感之門的姿態──姜聲國寫於第十屆韓國無障礙舞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