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座與海相伴的島嶼,海洋,是我們生活的起點與延伸。一尾魚,牽起人與海的記憶;
識魚、知魚,選擇友善的海味,新友善生活運動,是永續的開始。
今年夏天,走進桃園永安漁港海味博物館,吃一尾認識的魚,認識我們的海,
讓餐桌成為起點,讓永續成為日常。
2025年8/16(六)、8/17(日)
時間:AM10:00~PM05:00
地點:永安漁港 觀光漁市生鮮區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 主辦單位:中壢區漁會
|闖關活動|
鯊魚研究室|海中守護者的秘密
鯊魚,是在地球上生存超過4億年的遠古生物,擁有強健的體魄、靈敏的感官與極高的生存智慧,長久以來都是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掠食者。在維持海洋生態平衡上,牠們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甲殼展示館|鐵甲軍團總動員
從造型奇特的螃蟹、蝦類,到深海潛伏的甲殼勇士,以多樣的實體標本與互動教具,引導你認識這些披甲生物的生態習性與牠們對海洋環境的重要角色。
海洋寶藏庫|藻礁與棘皮生物解密
海星、海膽、海參……這些外型奇特的海洋生物,你認得幾個?牠們統稱為「棘皮動物」,是海洋生態系中重要的一環,從潮間帶到深海、從熱帶到寒帶,都能發現牠們的身影。
魚類辨識站|吃一尾認識的魚
依海洋生態永續的原則,認識當季魚種,避免錯誤食用已遭受過度捕撈,野生資源減少、數量少需要時間恢復成長的魚類等。
漁港探索站|漁港與漁業觀察筆記
從魚到漁、從產地到餐桌,這裡是認識海味旅程起點的最佳場域。透過永安漁港的地景走讀,帶你認識桃園海岸的自然特色與在地漁業型態,從百年前的傳統捕撈到今日的科技漁法,一起探索漁業文化的演變與漁業資源的永續課題。
◎活動時間:8/16(六)、8/17(日)各一場15:30~16:30
◎每場人數:30人
*報名參加者請於活動開始前10分鐘完成報到。
海客故事館|耕海人的生活智慧
桃園新屋是台灣少數臨海的客家庄,海岸邊的客家人發展出不同於山林的「耕海文化」,從築石塭、牽罟捕魚,到藻礁守護與綠色隧道營造,展現出與海共生的智慧。「海洋客家休閒農業區」以「好客、文化傳承、生態永續」為核心,結合海洋資源與客家精神,推動食魚教育、永續農漁業與生活體驗。
石滬傳技室|百年古法的漁網記憶
石滬是利用潮汐原理築成的石牆,退潮時將魚困住,是早期沿海常見的捕魚法。桃園蚵間石滬已有百年歷史,素有「一座石滬可抵一甲地」的說法。透過「桃園石滬協會」認識石滬的構造與捕魚原理,也了解當地如何修復與傳承這項珍貴的文化技藝。
紙藝魚游館|一尾魚的創意姿態
跟著紙藝創作者洪新富老師,一起用紙張摺出一尾尾充滿生命力的魚。從自然觀察出發,融合文化與美學,以雙手體驗魚類的姿態與生態,透過紙藝「復刻」海味,重新認識我們與海洋的連結,展現創意與環保的巧思。
特別邀請洪新富老師親自指導紙藝DIY教學。他多年來致力於將傳統紙藝結合自然生態與當代設計,突破紙張的平面限制,讓魚類與海洋生物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帶來既驚奇又富有啟發性的創作體驗。
◎活動時間:8/16(六)11:00~12:00、14:00~15:00(共2場次)
◎每場人數:30人
*報名參加者請於活動開始前10分鐘完成報到。
海客漁鄉闖關完成集章,即可兌換精美小禮物!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