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文化局
《2025 Explore!兒童體驗教育培訓計畫》
\ 9月自由玩藝術:探索系列講座X共創系列工作坊 /
開放報名囉!
本計畫始於2023年,以「兒童友善」及「兒童賦權」為宗旨,邀請兒童設計領域等夥伴來分享傳遞「兒童友善城市」的概念,將國際「賦權孩子」的教育趨勢加以落實,鼓勵孩子勇敢探索城市的各個角落。
2025年第三屆《Explore!兒童體驗教育培訓計畫》,延續第一屆的兒童友善精神、第二屆的跨領域學習與素養教育理念,將以「兒童自由遊戲」為實踐方法,規劃3場探索系列講座、5場共創系列工作坊。將邀請火星上的藝術課萊姆老師分享「兒童藝術教育」、史汀實驗室團隊分享「兒童科普教育」,最後由超越遊戲與眼底城事團隊分享「兒童自由遊戲與表意」。本系列活動邀請對兒童教育、兒童友善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參與本次活動,帶領大朋友們由孩⼦的⾓度出發,一同體驗藝術、科學與遊戲,與兒童攜手自由自在的創作。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14年9月1日(一)下午5:00 截止,若額滿即停止報名。審核完成後陸續寄發錄取通知電子郵件,請務必留意信箱及來電。錄取標準以報名順序與填答內容為考量,務必全程參與課程。
《Explore!兒童體驗教育培訓計畫》9月自由玩科學
【探索系列講座】
探索科學這樣玩:看見孩子的實驗魂
**9/13(六)講座僅開放大人參與,請於小孩姓名、年齡欄位填寫無,謝謝您
水流、風力、磁鐵,生活中到處都是科學的魔法!
這場講座將邀請大朋友們一起在日常中挖掘孩子的實驗興趣
讓「為什麼?」成為親子間最好玩的親密時光。
一起發問、一起實驗,把科學玩進日常!
【活動時間】9/13(六)10:00-12:00
【活動地點】新竹市圖書館青少年館多功能室(新竹市北區府後街58號)
【活動費用】免費,中午不供餐
【參與對象】僅限課程主題有興趣之成人,共30名(鼓勵大人先學習、先認同,在日常中創造與孩子的互動)
【提醒】1份報名資料視為1人報名,如有2人想參加,請送出2份報名資料(不同姓名)
【共創系列工作坊】
放電實驗室:水上探險號
觀察風的力量、水的浮力,是如何影響船隻前進呢?
選擇不同的船體、風帆形狀與大小,觀察船的前進速度與方向!
我們將在一個超過4公尺的水道上競速,發揮創意打造自己的船吧!
【活動時間】9/20(六)10:00-16:00
【活動地點】新竹市圖書館青少年館多功能室(新竹市北區府後街58號)
【活動費用】免費
【參與對象】適合8至12歲兒童,每堂課限15組親子,共30名(1組為大人小孩各一)
【提醒】1份報名資料視為1人報名,如有2人想參加,請送出2份報名資料(不同姓名)報名工作坊請協助填寫小孩姓名、年齡、與小朋友關係以及用餐需求。
(圖片提供:史汀實驗室)
【共創系列工作坊】
科學冒險家:紙箱變身術
一場紙箱創意挑戰即將展開!
我們將運用來自澳洲的紙箱建構工具組 Makedo,包含專為紙箱設計的切割器、穿洞工具與螺絲工具。這些安全又好上手的工具,讓紙箱創作不再受限於技巧門檻,人人都能輕鬆動手做。
課程將從工具的基本操作開始,接著引導大家創作個人化作品,例如紙箱帽子、武器、盔甲等,最後更能挑戰設計遊戲機台,如籃球機或棒球九宮格,發揮創意,盡情想像與實作!
【活動時間】9/21(日)10:00-16:00
【活動地點】新竹市客家會館研習教室(新竹市東區關東路23巷1之1號4樓)
【活動費用】免費
【參與對象】適合8至12歲兒童,每堂課限15組親子,共30名(請以1位大人代表報名即可,1組為大人小孩各一)
【提醒】1份報名資料視為1人報名,如有2人想參加,請送出2份報名資料(不同姓名)報名工作坊請協助填寫小孩姓名、年齡、與小朋友關係以及用餐需求。
(圖片提供:史汀實驗室)
時間 | 主題 | 名額 | 地點 |
9/13(六) 10:00-12:00 | 探索科學這樣玩: 看見孩子的實驗魂 | 30位成人朋友 | 新竹市圖書館 青少年館多功能室 (新竹市北區府後街58號) |
9/20(六) 10:00-16:00 | 放電實驗室: 水上探險號 | 15組親子 | 新竹市圖書館 青少年館多功能室 (新竹市北區府後街58號) |
9/21(日) 10:00-16:00 | 科學冒險家: 紙箱變身術 | 15組親子 | 新竹市客家會館 研習教室 (新竹市東區關東路23巷1之1號4樓) |
【入場須知】
- 9/13講座僅開放大人報名。
- 9/20和9/21為全天工作坊,兩場次活動無連續性。報名工作坊請協助填寫小孩姓名、年齡、與小朋友關係以及用餐需求。
- 活動前10分鐘開放入場,開始20分鐘後禁止入場。
- 若活動前取消報名,請於活動前3天來電或email告知。
- 主辦單位有權修改、暫停或取消本活動;講座當日若有異動,以當天公告為準。
- 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主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進行活動攝影並將相關影像用於本局網站、社群媒體、出版品製作、研究發表等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用途,且同意本局擁有公開宣傳、傳輸前述影像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