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剩一年的壽命,哪些事情,你非做不可?」
生活中,我們努力追求一個又一個目標,
卻不曾停下來問問自己:
我真正渴望什麼?在意什麼?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死前掛念的事,遺憾沒有實現的夢想,
就在一直被忽略的每個「今天」,
就在不曾好好面對的渴望、意義與關係當中。
存在心理學相信——
當我們正視死亡、自由、孤獨與無意義,
才有可能真誠地活在每一個「當下」,
開始選擇自己想活出的樣子。
這堂講座,邀請你一起走進Yalom的世界,
從「存在心理治療」這部經典,
看見生命終極的四大命題,
也看見,那些你一直想活出的真實自己。
【講座簡介】
以歐文・亞隆《存在心理治療》為主軸,介紹「存在主義心理學」四大命題 (孤獨與愛、死亡、自由、無意義)。
希望能帶來沈澱、反思生命議題的契機,進而創造理想的生活方式。
●適合對象:對存在主義心理學好奇,想輕鬆認識經典書籍,期待探索反思生命的人。
●不適合對象:期待得到具體「生命意義」答案的人。
【講座時間】
日期:2025/9/30 (二)
時間:14:00-15:30
*講座將於 Google Meet 線上會議室舉辦,會議室連結將於活動前一天發送至參與者信箱
【講師介紹】
莊硯涵
政治大學心理學學士,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長期對「生命意義」懷有深刻興趣,是面對存在議題的實踐者。致力於探索存在主義的各種面向,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曾於耕莘文教院、國中小講座擔任講師,並參與存在主義無結構團體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