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雅之音:18世紀的 Galant 風格
——在歐洲宮廷與沙龍之間流轉的優雅語言
在巴洛克末期與古典初期之間,音樂走出繁複的對位,迎向一種輕盈而溫柔的語言——Galant。
這場音樂會,我們選擇四位18世紀作曲家,以不同編制與色彩,描繪那個時代音樂的優雅樣貌。
🌿 曲目選粹:
Antonio Lotti(1667–1740)
《A大調三重奏鳴曲》
長笛、戀愛雙簧管與通奏低音共譜輕靈對話。Salvatore Lanzetti(約1710–約1780)
《G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之1》
義大利風格下的溫柔低語,大提琴與數字低音共舞。Johann Gottlieb Janitsch(1708–1763)
《g小調四重奏「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
雙中提琴與雙簧管的深沉對應,揉合巴赫聖詠旋律。Johann Gottlieb Janitsch
《D大調奏鳴曲〈Echo〉》
長笛、雙簧管、中提琴與通奏低音呼應流動,展現 Galant 樂風的趣味與層次。
🎶 演出者:
長笛|林悅慈
雙簧管|沈柏勳
中提琴|盧玥琳
大提琴|宇田川葵
肩上提琴/大鍵琴|洪育仙
🕯在夏末的夜晚,邀您一同走入18世紀的音樂沙龍,
在黝藝思的空間裡,細聽每一道音符的回聲,
那是典雅的語言,也是時間留下的溫柔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