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創業學習

地方沒有說明書,全憑— 地方創生草稿說明書 系列講座

33
1
2025.07.02 (Wed) 00:00 - 10.31 (Fri) 00:00 (GMT+8)加入行事曆

新·新埔 青年培力工作站 匯客柿Hub

FB粉專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你是不是也曾想過:我該從哪些角度切入地方?要從人開始、從故事開始、還是從一場行動、一張地圖、一種氣味開始?】 地方沒有統一的配方,也沒有複製貼上的版本,每一個地方,都像一台未附使用說明的機器,運作靠的不是預設邏輯,而是生活裡的直覺、觀察、試錯與共感。 ⤷⤷那該怎麼理解、啟動、轉譯、傳送它?⤶⤶
【你是不是也曾想過:我該從哪些角度切入地方?要從人開始、從故事開始、還是從一場行動、一張地圖、一種氣味開始?】 地方沒有統一的配方,也沒有複製貼上的版本,每一個地方,都像一台未附使用說明的機器,運作靠的不是預設邏輯,而是生活裡的直覺、觀察、試錯與共感。 ⤷⤷那該怎麼理解、啟動、轉譯、傳送它?⤶⤶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我們規劃四組課程【地方創生× 新埔地方生活學 × 創業培力 × 地方路徑課程】,邀請每一組長期深耕地方的實踐者與創業者,試著打開他們的工具箱,把這些年踩過的田、走過的路、說過的話,從耕作現場、街區故事、田野調查到文學轉譯,組裝成一本《地方創生草稿說明書》。

【對系列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報名,團隊會在講座活動可以報名時,寄電子郵件通知喔😉😉😉】

🔹 課程模組一覽(可對應總宣傳文)

(A)【INPUT模組】地方創生課程講座

▶︎ 《正在編導的地方草稿》

我們邀請了八位長期深耕各地的實踐者,從市場、街區、藝術策展、文化等角度,分享他們在地方工作多年來的行動策略與創新嘗試。

這些課程就像打開他們的「工具箱」,幫助我們理解地方創生的多種面向與實務做法。

𓂋 .。*地方創生實踐講師陣容亮相. ☆·.。

▶︎《正在編導的地方草稿》

每一場講座,都是一本打開的模組草圖。

以下是六組模組頁,等你拆解與安裝:

☆ 7/2(三)【在地輸出格式設定】

▪︎講者|方子維(GRANDPA 少年阿公)

▪︎主題|宜蘭傳統市場的國際在地行動

⤵︎⤵︎   活動成果    ⤵︎⤵︎

方子維帶來一場充滿記憶與味道的講座 , 從《看見台灣》的高空視角談起 , 一路走進市場中中的文化工藝 、生活細節及在地風俗。他提醒我們 : 農業即生活 , 生活即文化 , 而文化的核心就藏在日常生活中。方子維在這場講座中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地方的滋味與故事 , 也讓我們從不同世代中 , 看見更多可能性。

 

★ 7/3(四)【故事組件說明頁】

▪︎講者|吳君薇(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主題|新竹老城區用地方故事轉譯

⤵︎⤵︎    活動成果     ⤵︎⤵︎

見域工作室吳君薇以「新竹萬事屋」幽默開場 , 帶領我們從老招牌即被遺忘的聚落記憶 , 走進他多年來在新竹的田野實踐 。吳君薇以《貢丸湯》雜誌為媒介 , 從日常觀察開始,帶著問題意識,進行焦點訪談、舉辦共創活動,最後再透過刊物發聲,回饋給大眾,成為一種溫和卻有力的「擾動」 , 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真正「生活在一座城市」 。透過這次分享 , 我們看見日常其實蘊藏著理解地方的線索 , 而每一次的觀察與行動 , 都是城市共鳴的起點 。

★ 7/19(六)【田野行動手冊】

▪︎講者|黃政權 (鹿寮坑工作站)

▪︎主題|芎林鹿寮坑工作站客庄文化推動業務

⤵︎⤵︎      ⤵︎⤵︎

如果一座村落可能會消失,那我們能不能先搭建一座「工作站」,成為青年行動與農村共生的起點?

黃政權是土生土長的芎林客家青年,與夥伴共同發起「鹿寮坑工作站」,在面臨滅村危機的客庄裡,號召青年返鄉、整修閒置空間、推動文化轉譯與產業共創,他們不只想讓農村活下去,更希望讓農村成為青年願意留下來、企業願意投資、文化願意發聲的地方。

☆ 7/26(六) 【藝術農村引導手冊】

▪︎講者|黃鼎堯(耕藝耘術有限公司執行長)

▪︎主題|無牆美術館:藝術農村的共創實踐

⤵︎⤵︎      ⤵︎⤵︎

如果一座村落可以是一座美術館,那農夫可以是藝術家,農產品也能成為作品。

黃鼎堯長期深耕台南後壁土溝,以「村即是美術館」為理念,實踐藝術不只進駐,而是內建於生活、勞動與日常。從田園野宴、農產設計到藝文工廠,他打造出一套整合藝術、農業與青年勞動力的地方創生系統。

他不只是策展人,更是組織者與實踐者,用策展作為村與觀者的溝通方式,用品牌經營讓村莊從藝術季走向可持續的日常。

★ 8/24(日) 【地方轉譯使用指南】

▪︎講者|邱子軒(洄游創生執行長) ✕ 蔡濟民(桃園市龍潭文風造庄聯盟理事長)

▪︎主題|以總體策展思維延展地方節慶 ✕鍾肇政文化故事為線鏈結地方組織推動翻轉行動

☆ 8/30(六) 【共創模組安裝指南】

▪︎講者|杜彥穎(桃園藝文陣線 協同創作者) ✕ 林書豪(星濱山共創工作室創辦人)

▪︎主題|以藝術文化推動街區地方創生業務✕創意永續港口—永晝海濱美術館

(B)【LOOP模組】新埔地方生活學課程講座

▶︎ 《生活敘事所:新埔地方生活學》

這一組,我們回到新埔,邀請五位本地耕耘者,以當地影像、信仰、水文、民俗等日常元素為題,分享他們如何書寫地方的記憶與生活。

不只是「聽講」,更是從在地出發,重新理解我們每天生活的土地。

𓂋 .。*新埔地方生活學講師陣容亮相. ☆·.。

▶︎《 生活敘事所:新埔地方生活學》

用影像、信仰、水文、民俗,把地方的日常記下來:

☆ 7/19(五)【日常風景攝影場】

▪︎講者|張宏君

▪︎主題|影像新埔:花啦嗶波的信仰

▪︎副標|客家除了義民、伯公還有什麼信仰……

⤵︎⤵︎      ⤵︎⤵︎

『花啦嗶波』源自於客家話,有著五彩繽紛之意。

張宏君擅長用鏡頭觀察生活,在客家聚落與眷村巷弄之間,捕捉那些不被命名的信仰風景——

那些日常裡被忽略的風景,從溫暖幽默到靜謐深沈,他記錄的不只是新埔的地景,也是時代裡信仰與人心的變化。

★ 7/27 (日)【水文地景紀錄站】

▪︎講者|葉清益

▪︎主題|新埔母親河水文的故事

⤵︎⤵︎      ⤵︎⤵︎

溪流不是靜靜流過的風景,而是一條條流動的記憶與責任。

葉清益長年關注新埔在地環境,身體力行守護霄裡溪與鳳山溪的水文生態——

他不只每月親自下溪採樣、紀錄水質變化,更帶著居民一起發聲,為受污染的「母親河」討回清白。

從工廠廢水抗爭到推動零排放,他讓溪流不再是沉默的背景,而是地方公共意識的起點。

☆ 8/10(六)【淺山田野採集場】

▪︎講者|吳聲淼

▪︎主題|乙未會戰:新埔歷史縮影_舂柄賊-

▪︎副標|可以當英雄為什麼要當賊呢?

★ 9/10(三)【祭祀文化工作場】

▪︎講者|蔡碧桓

▪︎主題|義民節神豬祭祀文化

☆ 10/25(五)【生活體驗劇場】

▪︎講者|詹俊彥

▪︎主題|客庄生活體驗 × 作戲宴客文化

(C)【CORE模組】創業培力課程講座

▶︎ 《Project: U – Undertakin》

想創業卻不知道從哪開始?

這一系列課程就是你的創業急救箱!我們請來專業講師,教你怎麼申請公司、怎麼報稅、怎麼設計品牌、怎麼用 AI 工具提升效率。

如果你腦中已經有「想做」的事,這裡會給你「敢做」的基礎!

𓂋 .。*新埔地方生活學講師陣容亮相. ☆·.。

▶︎《 生活敘事所:新埔地方生活學》

用影像、信仰、水文、民俗,把地方的日常記下來:

☆ 7/19(五)【日常風景攝影場】

▪︎講者|張宏君

▪︎主題|影像新埔:花啦嗶波的信仰

▪︎副標|客家除了義民、伯公還有什麼信仰……

★ 7/27 (日)【水文地景紀錄站】

▪︎講者|葉清益

▪︎主題|新埔母親河水文的故事

☆ 8/10(六)【淺山田野採集場】

▪︎講者|吳聲淼

▪︎主題|乙未會戰:新埔歷史縮影_舂柄賊-

▪︎副標|可以當英雄為什麼要當賊呢?

★ 9/10(三)【祭祀文化工作場】

▪︎講者|蔡碧桓

▪︎主題|義民節神豬祭祀文化

☆ 10/25(五)【生活體驗劇場】

▪︎講者|詹俊彥

▪︎主題|客庄生活體驗 × 作戲宴客文化

(D)【FIELD模組】地方路徑田野課程

▶︎ 《赴一場 – – 的約》

這組課程會實際帶大家走進新埔街區,透過走讀方式探索在地文化。

從伯公信仰的傳統,到客庄飲食的風土,一步步走,一口口吃,一層層理解地方的深度與美味。

𓂋 .。*地方路徑課程講師陣容亮相. ☆·.。

▶︎《赴一場 – – 的約》

你是否也想用雙腳走遍新埔的街巷美食,用時間描繪出信仰的輪廓:

★ 8/3(四)【信仰文化地圖指南】

▪︎講者|黃有福老師

▪︎主題|看不見的家人:新埔伯公文化調查走讀

⤵︎⤵︎      ⤵︎⤵︎

在客家庄裡,伯公不是遙遠的神祇,而是像長輩一樣的老家人。

「伯公」原本就是祖父的哥哥,是親族中敬重的長輩;客家人將土地公喚作伯公,正是這種如叔伯般親近的情感。

從莊頭莊尾、田頭田尾,到橋頭水尾,幾乎每一處生活場域都有他的身影——有時是一棵老樹,有時是一塊石頭,或是自然堆砌而成的神位。

然而,正因為太熟悉太日常,我們反而忽略了伯公背後深厚的信仰脈絡與文化故事。

這次,我們特別邀請黃有福老師——

他長年走訪新埔鄉間巷弄,

細細蒐羅地方長輩口中的伯公故事,

一筆一筆描繪那些網路上查不到、地圖上看不到的在地信仰系譜。

讓我們跟著有福老師的腳步,

實地記錄、實地理解,

繪製出一幅屬於新埔人、也屬於地方的「信仰文化地圖」,

重新看見這位「地方守護者」的力量與溫度。

☆ 9/3(二)- 9/5(四)【飲食風土遊徑指南】

▪︎講者|HAKA小姐

▪︎主題|客庄飲食路徑

𓂋 .。* ₊ . ☆·.。 𓂋 .。* ₊ . ☆𓂋 .。* ₊ . ☆·.。

▪︎指導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

▪︎主辦單位|新·新埔青年培力工作站、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

avatar

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

verified

地方沒有說明書,全憑— 地方創生草稿說明書 系列講座

2025.07.02 (Wed) 00:00 - 10.31 (Fri) 00:00 (GMT+8)

活動地圖

台灣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598號一樓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