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自11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本土文化教育研討會」,本屆以論壇形式,著重於學術與實務的對話、跨界交流與經驗分享,以回應教學現場的多元需求。
鑑於本土教育推動已逾30年,各界已彙編各類型在地化教材,爰本屆以「臺灣本土教育教材研析與創新」為主軸,打造一個兼具研究深度與實務應用的交流平臺,深化本土教育的推動能量。藉由全面提升本土教材與教學知能的品質,為本土教育的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並進一步促進社會大眾對本土文化教育成果的理解與參與,提升對本土文化的認同與重視。
開放國內外學者專家、文史工作者、各級學校相關領域師生、機關(構)、教保服務機構、法人或團體等,自由報名參與,現場亦備有豐富互動性活動,歡迎親子共同參與。
✦✧ 活 動 亮 點 ✧✦
全國性本土教育論壇 ▹▸ 論壇鼓勵跨界對話與思辨,聚焦教育現場的實際需求與經驗。
分組式創新工作坊 ▹▸ 以3大主題分組深入探討,引導參與者從學術觀點延伸至課堂應用,從文化、環境到歷史,全面涵蓋本土教學核心領域。
「傳承與創新:跨域融合」展示攤位 ▹▸ 集結地方政府、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展現多元教材研發成果與在地文化實踐,並設置闖關活動及人氣獎投票機制,邀請親子同樂。
✦✧ 辦 理 單 位 ✧✦
指導單位 │ 教育部
主辦單位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承辦單位 │ 國立臺南大學本土語文教育資源中心
協辦單位 │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臺灣圖書館
✦✧ 論 壇 與 工 作 坊 ✧✦
論壇共分為「本土教育理論與實踐」、「本土教育教材回顧與評析」、「本土教育主體性與創發」及「本土教材創新」共4場主題論壇,匯集學術與實務之能量,共同探討本土文化教育教材之現況、挑戰與未來發展,促進專家學者深入交流與思辨。
上開第4場主題「本土教材創新」,分為「藝術、文學」、「地理、生態」及「社會、歷史」共3組,並延續對應之主題辦理工作坊,鼓勵教材教案之研發及創新,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實務應用。
✦✧ 論壇議程表 ✧✦
✦✧「傳承與創新:跨域融合」展示攤位 ✧✦
為展現本土文化教育之在地經驗與實踐成果,邀請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文化部所轄管所及國立臺灣圖書館等單位,以「傳承與創新:跨域融合」為主軸,透過多元面向展示文化、歷史、藝術、文學、地理生態及自然科學等領域之成果。
展示內容採動態之互動教學、傳統技藝等體驗形式,並輔以靜態教材、研究成果、出版品等資源,藉由跨域整合與多樣表現,充分呈現本土文化教育之深度與廣度,提供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參用,亦邀請親子共同參與數位學習、傳統技藝體驗及互動教材教具組等活動。
✦✧ 報名須知 ✧✦
(一)報到資訊 ―
• 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電子票券」。
• 出示「電子票券憑證」(列印或手機截圖皆可)。
• 提供報名時填寫的「姓名」核對。
以上任一方式皆可完成報到程序,無須重複出示。
(二)教師研習時數 ― 欲申請研習時數者,請於本系統完成報名,並於報名表單中填寫實際參與之場次及對應時數,同時提供身分證字號以利登錄。活動當日,請依規定時間準時完成簽到與簽退。活動結束後,承辦單位將依實際參與場次核算並登錄研習時數。
(三)交通資訊 ―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號
捷 運 | 台北101/世貿站 1號出口 | 淡水信義線,台北101/世貿站 1號出口,步行約1分鐘即可抵達。 |
公 車 | 世貿中心(基隆路) | 20、37、284、284直、611、650、935、1032、1503 1551、1552、2025、9001、9009、南軟通勤雙和線 |
信義光復路口 | 20、22、33、226、承德幹線 288、288區292、797、1503、信義幹線 | |
捷運台北101/世貿站(市府) | 28、281、537、647、915、棕6、棕7、棕18、棕21、綠1 | |
捷運台北101/世貿站(信義) | 207、797、信義幹線、信義新幹線、藍5、藍5區 |
✦✧ 注意事項 ✧✦
(一)本活動敬備餐點,惟為響應節能減碳,不提供提袋、紙杯與免洗餐具,協請自備。另外提醒您,場內禁止飲食,請依指引至用餐區用餐。
(二)如遇天候不佳或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主辦單位將另行通知並調整活動時間。
(三)本活動全程禁止錄影,僅開放拍照。敬請於分享相關影像或內容時,尊重並遵守著作權及肖像權等法律規定
(四)主辦單位將於活動期間進行拍照、錄音與錄影。參與者完成報名即視為同意並授權主辦單位,得將相關影像及聲音資料用於公開傳播、刊登發表、上映或重製,並得於不改變原意前提下,進行必要之編輯或刪節,以作為活動紀錄、推廣或其他非營利用途之使用。
(五)主辦單位保留對議程安排、地點規劃等相關事項進行彈性調整之權利。敬請留意活動報名網頁最新公告或CIRN本土教育資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