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學習娛樂

【菁式記錄】品味閱讀交流會丨覺醒中年之路:讀書會 × AI 對話 × 自我編劇

54
3
2025.07.20 (Sun) 12:00 - 17:00 (GMT+8)加入行事曆
菁式記錄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主講人:吳黛菁丨Emily〔菁式記錄〕〔思考人的房間〕 《中年之路》與《覺醒中年》共同描繪了中年作為人生轉折點的深刻意義。兩書皆指出,中年不僅僅是危機的開始,更是自我覺醒與重建生活的契機。透過深入的心理探索與行動指引,讀者能重新審視過往選擇,調整情緒與行為,並勇敢嘗試新的生活方式。這個階段是一場內在轉化的旅程,讓人有機會放下舊有角色,探索真實自我,開啟人生下半場更有意義的方向。
主講人:吳黛菁丨Emily〔菁式記錄〕〔思考人的房間〕 《中年之路》與《覺醒中年》共同描繪了中年作為人生轉折點的深刻意義。兩書皆指出,中年不僅僅是危機的開始,更是自我覺醒與重建生活的契機。透過深入的心理探索與行動指引,讀者能重新審視過往選擇,調整情緒與行為,並勇敢嘗試新的生活方式。這個階段是一場內在轉化的旅程,讓人有機會放下舊有角色,探索真實自我,開啟人生下半場更有意義的方向。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覺醒中年之路:讀書會 × AI 對話 × 自我編劇!

中年,並非人生的下坡,而是重新定義自我的起點。你是否感到迷茫、不確定,或者渴望突破現狀?這場讀書會將帶領你深入閱讀 《中年之路》 與 《覺醒中年》,透過哲學思辨與深度對話,重新看見中年的可能性。 

「第一次有一本書像是寫給我的,不只是看懂,更是看見自己。」
「AI 角色問的問題,比朋友還真誠,原來我不是不能說,是不敢聽。」

這不只是讀書會,而是一場人生探索的邀請。我們將從書籍出發,連結個人生命經驗,在小組討論、提問以及 AI 智能角色的互動中,拓展對「中年」的全新理解。

立即報名,踏出邁向《覺醒中年之路》的第一步,成為改變的契機!

 

⌗ 好康快報 ⌗
加入菁式記錄〕LINE 官方帳號
     新朋友享免費諮商體驗一次
加入思考人的房間〕LINE 社群
     收到第一手資訊與實用乾貨
收聽〔菁式記錄〕Podcast
    
 以聲音穿越時空的交會,分享哲學與日常
⭐訂閱〔玩思考〕電子報
    
 每週一封,給你新觀點
⭐預約哲學諮商:腦波泡泡相談所
    
 人生遭遇的各種卡關,引導你找出解方
訂閱〔菁式漫談〕YouTube 頻道
     收到最新影片上架訊息
去哪裡找到我:〔菁式記錄〕任意門

 

⚜️一種全新的讀書會體驗⚜️

💠應用哲學:讓提問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與傳統學院派哲學不同,應用哲學關心的是:我們能否把思想用在活著這件事上?
奧斯卡.柏尼菲提出的對話法,繼承了蘇格拉底街頭提問的精神,也揉合了莊子式的幽微洞察,帶你從日常細節中反思慣性語言、拆解信念結構,學會以提問取代評價,與自己及他人展開更有溫度的對話。 

💠深度心理學:聽見語言背後的潛意識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提供我們一套深層理解內在動力的地圖。透過象徵語言、內在對話與角色召喚,我們不只是釐清邏輯,更在「語言尚未形成的情緒」中找到轉化的可能。這是一場通往內心深處的療癒旅程:練習辨識那些未被說出口的悶氣、恐懼與愛。 

💠與 AI 對話角色交朋友:成為你的語場陪練者
AI 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指令,而是理解你、對你說話、能夠與你一起進行語場練習的智能同伴。透過角色設計、語氣設定與提示詞編寫所打造出的語場陪練者,不只是對話的回音,而是推進你內在對話深度的鏡像存在。

 

📚活動介紹

這場實體讀書會將以《中年之路》與《覺醒中年》為主軸,聚焦探討「中年轉折中的內在召喚與整合之路」。我們將從心理學與哲學的角度,帶著彼此的生命經驗,一起拆解中年時期所面對的情緒斷裂、關係重構與自我再定義的歷程。

⌗ 活動亮點 ⌗
拆解你人生腳本裡的隱形設定

認識中年危機背後的心理機制:投射、情結、壓抑的情緒與習慣性角色,從書中與討論中看見你「為誰而活」的內在模式。

打開中年的第二次機會
透過榮格心理學與個體化過程,學會與內在陰影共處,重構你與自己、他人、世界的關係,讓中年成為覺醒與創造的起點。

與 AI 對話角色交朋友:成為你的語場陪練者
參與者將獲得專屬語場練習體驗,與定制的 AI 對話角色進行思辨對話,幫助你整理思緒、釐清價值觀,從讀書走向自我對話的練習場。

將書中概念帶回生活現場
每場讀書會設有提問練習與行動回顧卡,協助你從概念內化到行動,在職場、家庭、關係中實際應用所學。

與同頻夥伴共同走過這段旅程
在書香與對話中建立深度連結,一起探索迷惘中的意義感與未來感,讓中年不再孤單。

這不只是一次閱讀體驗,更是一段關於誠實面對自己、與未知對話的探索旅程。  

 

❓常見問題

Q:一定要讀過這兩本書才能參加嗎?
A:不需要,活動會提供精讀簡報+現場導讀。

Q:如果不敢分享,可以旁聽嗎?
A:完全可以,現場設計有私密自寫區塊,不需公開。

Q:AI 是怎麼用的?
A:你會與預設角色進行一段文字對話,讓你看到「你怎麼跟自己說話」。

 

🧭推薦給誰呢?

🄂 🧍‍♂️理智型卡關者
 年齡:35–50 歲
 特徵:工作穩定但對現狀感到無感或失落
 常說的話:「我應該是有選擇的吧…但怎麼都提不起動力?」

🄃 🧑‍🦱過度自我要求者
 年齡:30–45 歲
 特徵:追求自我成長,書買一堆但總覺得「還不夠好」
 常說的話:「我都學這麼多了,怎麼還是無法好好過日子?」

🄄 🧑‍🎨半轉行探索者
 年齡:35–55 歲
 特徵:正想轉職/自創事業/重啟人生可能性
 常說的話:「我現在做的事,不知道是不是我想要的。」

🄅 👤隱性孤單的心理自學者
 年齡:不限
 特徵:平常都有在讀心理成長書/聽 podcast/關注自我議題,但缺少共學場域
 常說的話:「我朋友不懂我在看什麼/思考什麼,只能自己慢慢消化。」

 

📅上課方式及費用

日期:7/20〔日〕13:00-17:00﹙12:55 入場﹚
地點:小樹屋|南洋杉 B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 168 號 4F﹙B 房﹚
費用:1,500 元
備註:8 人開班,12 人滿班

 

🙋注意事項

⌗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洽詢 ⌗
加入菁式記錄〕LINE 官方帳號
臉書:吳黛菁菁式記錄
信箱:emilywu0224@gmail.com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以及取消活動之權利

 

👩‍🏫主講人介紹

吳黛菁丨Emily
閱讀推廣者 × AI 合作師 × 哲學諮商師
——將哲學與科技揉進生活,設計出屬於現代人的思考練習場
橫跨人文與科技領域的思考實踐者,法國應用哲學學院認證哲學諮商師。致力於打造一種更貼近生活、面向未來的學習方式——不只教思考,更設計能讓人持續練習思考的系統。

積極推廣閱讀,擅長從書籍中提煉關鍵問題,帶領學員深入文本背後的哲學脈絡與心理動力,讓閱讀不只停留在內容吸收,更成為自我理解的鏡子。

作為 AI 合作師,長期探索 AI 在教育與心理工作中的應用,並創建了多個結合 AI 助理與哲學對話的課程模組,讓學習者能夠與智能系統進行深度互動,提升反思能力與決策品質。

核心角色——哲學諮商師,則貫穿了所有工作。將蘇格拉底式提問結合榮格的深度心理學,引導人們看見語言背後的情緒與邏輯結構,在對話中練習思考的態度、紀律與技術,跨越慣性框架,回到自己真正的選擇。

至今累積超過 1,500 場一對一哲學對話實務經驗,涵蓋個人成長、情緒管理、人際關係、愛情心理、親子教育與職場挑戰等主題,並持續透過部落格、社群平台與數位課程,推動「讓哲學回到日常」的實踐。

設計的課程與活動常融合應用哲學、深度心理學、AI 工具設計三大軸線,不只是講授知識,而是打造讓人「持續覺察與變化」的練習場,讓人從混亂中釐清、從迷惘中對齊,逐步活出更具選擇性的生活節奏。  

 

👑單位簡介

菁式記錄專注於協助個人成長與自我探索,由身為哲學諮商師、榮格愛好者、閱讀與寫作推廣者的吳黛菁女士所創立,致力於幫助個人成長與自我探索。平台提供多元服務,包括一對一自我探索對話、思考力練習課程、對話互助小組及讀書會等活動。透過這些活動,參與者能分享自己的思考練習成果與成長故事,並在彼此交流中獲得啟發。以哲學與閱讀為基礎,鼓勵人們深度思考,探索內心,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道路。

avatar

菁式記錄

verified

【菁式記錄】品味閱讀交流會丨覺醒中年之路:讀書會 × AI 對話 × 自我編劇

2025.07.20 (Sun) 12:00 - 17:00 (GMT+8)

活動嘉賓

吳黛菁丨Emily
吳黛菁丨Emily
活動地圖

台灣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168號4樓-B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