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不是愛情證明:黏著感不是親密,而是恐懼的代名詞!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訊息不回就焦慮、不陪伴就覺得被冷落,在一段關係裡,你明明想靠近,卻越來越不安;你以為那是愛,其實是情感依賴在說話。
親密關係,從來不是把對方變成自己的全部,而是能在靠近的同時,也保有自己。
這場閱讀分享會,帶你一起拆解「黏而不安」的關係模式,學會健康的愛,也學會獨立地活。
快來加入我們,讓品味閱讀交流會帶給你全新的感受與啟發!
⌗ 好康快報 ⌗
⭐加入〔菁式記錄〕LINE 官方帳號
新朋友享免費諮商體驗一次
⭐加入〔思考人的房間〕LINE 社群
收到第一手資訊與實用乾貨
⭐收聽〔菁式記錄〕Podcast
以聲音穿越時空的交會,分享哲學與日常
⭐訂閱〔玩思考〕電子報
每週一封,給你新觀點
⭐預約哲學諮商:腦波泡泡相談所
人生遭遇的各種卡關,引導你找出解方
⭐訂閱〔菁式漫談〕YouTube 頻道
收到最新影片上架訊息
⭐去哪裡找到我:〔菁式記錄〕任意門
⚜️一種特別的讀書會體驗⚜️
結合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的應用哲學和心理學家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讓你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佛洛姆所說的愛。
💠什麼是奧斯卡.柏尼菲的應用哲學?
與傳統學院哲學不同,應用哲學強調哲學應該是一種可以貼近生活的方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曾在雅典的公共場所用對話的方式探討生活中的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正是應用哲學的核心。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創辦了法國應用哲學學院,他的方法結合了蘇格拉底的對話法和莊子的藝術,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對話方式。
💠深度心靈療癒與分析心理學的融合
除了應用哲學,再加上心理學家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提供更深層次的心靈療癒。引導你與自己對話,讓你在內心深處找到答案,帶來療癒和內心的和解,從而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
📚活動介紹
這是一場專為想重新理解「愛」與「依賴」界線的你而設計的線上閱讀會。我們將透過書中觀點與實際練習,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依附類型,從害怕失去、習慣討好,到重新找回安全感與自我價值,一起走出「沒他就不完整」的情感陷阱。
⌗ 活動亮點 ⌗
你是焦慮依附還是逃避依附?一眼看懂你的情感模式
從依附理論認識自己的親密習慣,不再困惑自己為何這麼沒安全感。
拆解「情感勒索 × 自我犧牲」的共依存迴圈
讓你不再為愛成癮、不再習慣當配角。
情感自主練習 × 關係界線建立工具卡
練習不回應恐懼,而是回應真實的自己。
從依賴到獨立的過渡地圖
引導你用具體步驟,練出「能愛人也能愛自己」的新模式。
讀者互動 × 實境模擬對話練習
在安全空間裡,練習說出真心、守住底線。
為你帶來更多自我認知的工具與見解,歡迎對自我提升、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有興趣的朋友們踴躍參加!
🧭推薦給誰呢?
✅容易在感情裡失去自己、過度付出的你
✅總是懷疑對方愛不愛你,容易焦慮的人
✅經常陷入「明知不健康卻離不開」的關係
✅想建立成熟親密關係但不知道從哪開始
✅對情感依附、心理界線、自我成長有興趣的讀者
📅活動資訊
使用 Zoom 線上會議室進行
日期:9/23﹙二﹚13:30-14:30
費用:免費報名參加
🙋注意事項
上課時請盡可能讓自己待在不受他人干擾或影響的空間,開鏡頭,並使用麥克風進行對話。
⌗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洽詢 ⌗
加入〔菁式記錄〕LINE 官方帳號
臉書:吳黛菁丨菁式記錄
信箱:emilywu0224@gmail.com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以及取消活動之權利
👩🏫主講人介紹
吳黛菁丨Emily
閱讀推廣者、AI 合作師、成人思維教練、兒童思考老師、哲學諮商師,法國應用哲學學院認證哲學諮商師,致力於兒童與成人思考教育的推廣。結合蘇格拉底提問法與榮格的深度心理學,透過對話培養嚴謹的思考能力,引導學員練習思考的紀律、思考的態度以及思考的技巧,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底層邏輯,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形成有效決策的能力。擁有超過 1,500 場以上的一對一諮商對話實踐經驗,涵蓋個人成長、情緒管理、人際關係、愛情心理、家庭與婚姻,親子教育以及職場心理等範疇。於臉書社團、部落格等寫作平台分享哲學實踐的應用歷程,經營〔菁式記錄〕提供個人成長與自我探索等相關服務,成立〔思考人的房間〕社群與同好互動交流。循著「以哲學實踐過生活」的生存方式,喜歡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與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