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亂之音,詩的倔強秘境
——陳滅《離亂經》新書分享會
▍與談人|作者陳滅(陳智德)X唐捐
▍日期|7/4(五)
▍時間|20:00-21:00
▍地點|誠品台大店B1閱讀空間(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號B1)
▍主辦|2046出版社
在廢墟與時間的夾縫之間,詩語低鳴。一如鐵鏽悄悄滋生,一如記憶沉入骨中無法輕易洗脫,《離亂經》是詩人陳滅對於歷史殘餘、城市變貌與個體困境的冷靜凝視。這是屬於香港的離亂之音──在動盪與摧折之後,仍試圖尋索詩語的可能,在語言中維繫思考的重量與存在的微光。
在這場新書分享會中,陳滅將與詩人唐捐展開對談,沿著詩句的縫隙,談詩如何在崩壞中挖掘感知的密室,也談他們如何以詩作為對抗虛無的方式。
這是香港的詩的倔強秘境。在這裡,沉默無法遮蔽真實,詩的聲音或許正是最遙遠的呼召,也是最頑固的回聲。
講者簡介:
陳滅(陳智德)
香港出生、成長,臺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及博士,師承梁秉鈞(也斯)教授,從事香港文學研究。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著有論著《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散文集《樂文誌》、《地文誌》、《抗世詩話》、詩集《市場,去死吧》、《低保真》及詩選集《香港韶光》等等。
曾創辦香港重要詩刊《呼吸詩刊》和《詩潮》,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14年憑《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獲「第七屆香港書獎」,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9年憑《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獲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雙年獎」。
唐捐
臺灣大學文學博士,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著有詩集《噢,柯南》、《意氣草》、《暗中》、《無血的大戮》、《金臂勾》、《蚱哭蜢笑王子面》、《網友唐損印象記:臺客情調詩》;散文集《大規模的沉默》、《世界病時我亦病》;論述《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曾獲五四獎、年度詩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金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