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介紹
以流動的影像,描繪邊界、身分與地方之間的關係
Exploring Borders, Identity, and Place through Moving Images
在新北市與其他地區的日常往返之間,河流不僅劃分了城市的界線,更深刻地劃出了人們對身分與歸屬的認知。對於生活在此的人而言,這些地域的界線,既是成長的日常風景,也是思考自我認同和城市關係的重要起點。
本營隊將透過兩日密集的學習與創作過程,引導學員完成一部以「在地認同 × 身分表述 × 自然與城市」為核心的60秒影像作品。作品將有機會於美術館內展出,讓青少年的視角與創作能量能被看見。
二、活動時間
1️⃣第一梯次:2025/8/13–14(平日場)10:00–17:00
2️⃣第二梯次:2025/8/23–24(週末場)10:00–17:00
三、招募對象
15–18歲之青少年 (即2025年暑假結束,將升高一至高三應屆畢業生之高中職學生,含自學生)
每梯次限額 20 名,額滿即截止報名。
四、課程目標與理念
🔹從展覽出發:以系列展覽中關於身分、自然與地景的創作為起點,和藝術作品對話。
🔹啟發創作意識:重視自身經驗與觀點的轉化,非技術導向而強調藝術創作的思考歷程。
🔹鼓勵自我敘事:培養以影像為載體表達自我、回應在地與身分的能力。
🔹結合實作與反思:透過工作坊形式與公開放映討論,深化創作反思與表達。
五、活動架構
六、活動費用
新台幣 2,500元(含美術館門票、午餐、保險等)
⏰早鳥優惠:新台幣 1,800元(7月20日中午12:00前報名並完成繳費)⏰
七、講師介紹 &活動亮點
ꔛ 講師介紹 ꔛ
林羿綺
1986年生,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所碩士,現居於臺灣臺北;受過當代藝術與電影製作訓練,主要創作以錄像、實驗電影和影像裝置為主。創作聚焦於亞洲地緣政治中的族群離散經驗,透過田野踏查進行記憶與夢境的採集,將動態影像轉化成降靈媒介,重新編導出個體生命敘事的復魅樣態,以召喚邊緣敘事,進行關於國族、歷史和群眾記憶間的再生產。
.ᐟ.ᐟ 活動亮點 .ᐟ.ᐟ
🎬 藝術家親自帶領創作指導
📺 作品公開發表與展出機會
📜 美術館官方結業證書
📁 豐富個人作品集和學習歷程檔案
八、其他注意事項
🔹 每梯次為兩日連續課程,恕無法僅參加單日內容,亦不提供住宿服務。
🔹 本營隊非影像剪輯技術教學課程,重點在於培養以影像表達自我觀點、練習分鏡設計與敘事影像解析。
🔹 參加者請自備拍攝設備(如手機或相機);剪輯可使用手機或自備筆電與剪輯軟體。
取消報名及退費標準
1. 由訂購人自行於ACCUPASS平台申請取消報名及退費,全程委由ACCUPASS代為退費。
2. 退費期限及手續費:請於票券可使用日8天前(包含例假日)於ACCUPASS活動通取消報名辦理退費,ACCUPASS將酌收票價10%退票手續費,逾期視同自動放棄,不得要求退費。
3. 活動開始日無故未報到或於活動中途離隊、脫隊者,均視為自願放棄,不予退費及臨時轉讓。
本館公告延期辦理
如遇新北市政府公告活動當日全市停班停課(適用北北基桃),活動將另擇期辦理,若報名者無法參加改期後之活動,則無息退還報名費,續由ACCUPASS平台辦理退款事宜。
活動洽詢
新北市美術館
E-MAIL:publicprogram@ntcart.museum
電話:02-2679-6088 分機428(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