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紀錄片獎系列活動 - 「島嶼視線」影展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 : 2025年7月27日 (日) 16:00 - 18:55
◆入場時間 : 15:50 - 16:00,16:00開放現場候位入場
◆放映片單 : 《回家吃自己》、《垃圾山水》、《我心有著山椒魚》、《以啟山林》、《花之島》、《還能有獵人嗎?》
◆地點 : 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 (新北市板橋區府中路15號地下1樓)
🎬 活動注意事項
1.本場電影為免費放映,座位有限,請確實填寫參加人姓名以完成報名。
* 若因操作錯誤導致重複領票,請主動聯繫主辦單位,我們將協助處理,避免影響他人權益。
2.本活動將視當日報到狀況於16:00開放現場候補名額。
3.報名成功即視為同意授權肖像權使用(包含照片及動態影像)。
4.上述事項若有未盡事宜,執行單位保留活動更動之權利。
📽️ 影廳注意事項
1. 請遵守電影分級制度, 依規定入場觀影。
2. 影片放映前10分鐘進場,若入場人數較多,視情況提前開放入場;影片開演20分鐘後禁止入場。
3. 嚴禁穿拖鞋、吸煙、攜帶寵物進入戲院;映演場地內禁止飲食、錄音、錄影。
4. 觀賞電影時,請勿站坐走道,並請將行動電話關機或轉為震動。
5. 為維護觀影品質,現場工作人員對活動相關辦法與入場規則保有調整權利。
《回家吃自己》
龔萬祥|2014|26分鐘|台灣|台語發音|中文字幕|普遍級
{故事大綱}
這將是一個重新認識台灣農夫的機會,透過楊宇帆重新回到爺爺的土地上耕種有機鳳梨農業,我們將看到返回故鄉後祖孫三代間的情感描繪,重新認識對於腳下這片土地的關懷和愛,還有近代農業在台灣的現況與未來。
《垃圾山水》
林佑學|2015|21分鐘|台灣|國、英語發音|中、英文字幕|普遍級
{故事大綱}
旅居香港的德國藝術家Liina Klauss,喜歡在沙灘上撿垃圾,她把淨灘過程收集到的垃圾,依其對色彩的敏感來重新排列,做成甚具美感的裝置藝術。透過她獨特的眼光,經歷了宛如探險式的創作歷程,是一場從垃圾到藝術,再回歸自然山水的反思。
《我心有著山椒魚》
林音|2017|35分鐘|台灣|國語發音|中、英文字幕|普遍級
{故事大綱}
臺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立志為臺灣產的五種山椒魚找出親緣關係,他自組研究團隊,踏遍臺灣高山,拼出山椒魚分布地圖。他推測雪山應有臺灣山椒魚,於是帶著研究團隊,重裝登雪山,長征找尋,在惡劣的環境下他們能否克服重重障礙?破解雪山是否有山椒魚之謎,順利找到珍貴稀有的國寶? 尋找山椒魚基因密碼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動人的情誼呢?
《以啟山林》
許鴻財|2018|25分鐘|台灣、緬甸|國、緬語,雲南方言發音|中、英文字幕|輔導級
{故事大綱}
2010年,緬甸歷經60年鎖國後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資進入開發,其中以中國最為強勢。在一帶一路大國崛起的背景下,主角李永恆從台北回到故鄉緬甸,想乘著時代巨浪,賺取現況最熱的中國錢。永恆和伙伴們,替中國人開墾北邊森林地,賺到錢後,人性也跟著時代一起改變...。
《花之島》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作品《島上的大象》延伸作品
陳蔚慈|2022|40分鐘|台灣|國、台語發音|中、英文字幕|普遍級
{故事大綱}
花嶼,澎湖最西端的偏遠離島,全島不到百人居住。當地島民依節氣與潮汐作息,男性出海捕魚,女性採集持家,各司其職在島嶼上生活著。以男性為主導的漁村島嶼裡,數十年來往返潮間帶的婦女春枝,及島上經營雜貨店多年的老闆娘阿美,如何在島嶼無常與日常之間,持續承載著島嶼的變遷。長期以日常平實的鏡頭,凝視女性的勞動日常,將台灣島嶼邊陲的性別勞動,呈現隱身於日常中的韌性與力量。
《還能有獵人嗎?》
張素蓉|2021|28分鐘|台灣|國、英語發音|中文字幕|普遍級
{故事大綱}
「文化不是血統是認同。」當外界為狩獵議題吵得不可開交時,部落獵人依舊遵守老人家的規範,回到山林。打獵不單單是行為,更藏著這土地上深厚的底蘊、自然哲學和生命的本質。還能有獵人嗎?這答案會在每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