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國漫讀節-跟著○△~去旅行
2025 . 8月 - 2025 . 12月
▶▶ 9月活動 ◀◀
✦李惠貞/在閱讀裡成為一個更自由的人
原生家庭無法定義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更多部分是靠自己的信念與行動決定。持續拓展閱讀型態、推廣透過知識與經驗的吸收能夠真正獲得自由的「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將分享閱讀如何成為通往自由的練習途徑。嘗試從一本書開始,逐步找尋生命的定錨點,在閱讀裡成為一個更自由的人。
時間 | 9/6(六)13:00-14:30
地點 |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3樓大階梯
✦葉怡蘭/味蕾安頓即是家──我的餐桌旅行與日常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將現身今年的南國漫讀節,談旅行中如何藉由當地料理與食材的探訪以至旅中自炊的實作,透徹追求在地風土滋味,同時這些點滴所得也進一步滋養、豐富了居家日常,形塑了今日的餐桌面貌。
時間 | 9/6(六)15:00-16:30
地點 |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3樓大階梯
✦林立青/從工地望世界:基層眼中的國際風雲與榮耀時刻
羽球金牌、拳擊金牌與世界棒球冠軍,讓基層工人也一起感動。但勝利背後的訓練環境與制度資源,基層真的能受益嗎?講者從工地與勞動現場出發,帶領我們觀看國際政策、貿易變動與產業轉型如何牽動基層生活。透過這些「基層視角」對比國家榮光,反思真正的進步應如何落實在更多無名者的生命裡並帶領弱勢翻身。
時間 | 9/7(日)13:00-14:00
地點 | 繫。本屋(屏東縣屏東市青島街112號)
✦魏兆廷/從餐桌到祭典:黑鮪魚的故鄉,不只是一條魚
東港迎王、送王期間,家戶熱情款待轎班,一碗碗熱騰騰的「飯湯」接力上桌,街頭成了蒸氣四溢的飯湯馬拉松。這碗匯聚蝦猴、蚵仔、鮪魚、魚丸等海味的飯湯,蘊藏漁村的豪氣與人情,成為東港人難忘的鄉愁滋味,其靈魂是以大目鮪或黃鰭鮪製成的鮪魚肉燥與魚塊,搭配油蔥爆香的蝦猴、吸飽湯汁的豆支,層層堆疊出濃郁鮮美的風土風味,邀你一同認識這碗不簡單的飯湯,品味東港獨有的文化與情感。
時間 | 9/7(日)14:30-15:30
地點 | 繫。本屋(屏東縣屏東市青島街112號)
✦Dato/一個人旅行,是一種修復與療癒
邀請旅遊創作者 dato 分享多年獨旅經驗,從踏上旅途的動機、過程中的孤獨與自由,到面對自我與世界的方式,談旅行如何成為生活壓力的出口與心靈復原的契機。透過影像與故事,引導聽眾重新認識「一個人」的力量與可能。
時間 | 9/7(日)16:00-17:00
地點 | 繫。本屋(屏東縣屏東市青島街112號)
✦利格拉樂·阿女烏/女族記事:原住民女性的生命書寫
《女族記事》這本書以淺顯、平實的語言來打動讀者,尤其當此風格承載的,是縱橫四代(甚至更多)原住民女性的經驗與故事。大敘事也是小敘事,從日治時代到當代法律、科技、城鄉體系行使的當下,小說中的每代女性都面臨各自困境,先來的外來者擄走、改造族人,後來的外來者以部落之外的父系社會現實來介入部落中的母系傳承。面對如此種種,每代部落中女性,唯智慧、勇氣與祖靈的庇佑可為依賴,那來自她們個體,也來自個體體內古老的血、記憶與夢。
時間 | 9/13(六)14:00-15:00
地點 | 鹽埔圖書館(屏東縣鹽埔鄉新埔路610號)
✦顏志文/簷下的樂音:用音樂書寫屏東客庄
1986年從美國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畢業回國,頂著當代音樂名校的名號,立即投入各類音樂領域的工作,包括電影、流行樂、唱片製作、劇場、廣告等。正值台灣流行音樂最為蓬勃的年代,接不完的案子,沒日沒夜的錄音室工作,開製作會議就是日常。幾年下來,內心的空虛感愈來愈強烈,開始懷疑自己:這樣的工作是當初放下繪畫改習音樂的初衷嗎?音樂同樣是藝術,追求的不只是工作賺錢,是不是應該還有更重要的價值?
回到自己的母語,就像尋根,找回自己心靈的寄託,找回自己的價值。對我來說,比賺更多錢重要!很多人都理解,無論從事哪方面的創作,找到自己內心最深刻的連結,便有可能創作出最動人的作品,客家音樂對我的意義便是這樣!
時間 | 9/13(六)15:30-16:30
地點 | 鹽埔圖書館(屏東縣鹽埔鄉新埔路610號)
✦郭銘哲/從家鄉到故鄉:漫談極具特殊地域性的風土與飲食小吃
屏東是我的故鄉,高雄是我成長的家鄉,每年不停地來來回回,以前是跟隨父輩的遷徙腳步,如今則是透過長年的風土拜訪與小吃探索,累積出了自己的視野與足跡。高屏是共同生活圈,他們各自獨立,卻又高度連動,中間可以各色碗中盤中的香氣串接,串出島嶼南方的迷人飲食風景。
時間 | 9/14(日)14:00-15:00
地點 | 東港王船館(屏東縣東港鎮船頭路9號)
✦林小杯/有一隻狗,在故事裡陪著我:親子故事創作時光
在林小杯創作的許多繪本裡,讀者不難發現一個熟悉身影,那是生活裡曾經陪伴她的,一隻黑白灰色的大狗比比。故事主角去到哪,比比就去哪,甚至冒險去到海底。活動中,小杯會跟大家說《再見的練習》、《假裝是魚》等繪本、說比比的真實故事。和大家一起感受人與狗之間,難以替代的情感,感受想像遊戲的重要和自由寬廣。接著小孩大人一起,用一種看似平常卻又好玩的方式,在牆上、在地板,畫大大的畫,最後再讓它們消失不見。
時間 | 9/14(日)15:30-16:30
地點 | 東港王船館(屏東縣東港鎮船頭路9號)
✦史考特/從小扎根,看見台灣種的日常與自然共感
被稱為自然系YouTuber、擁有14年美國與加拿大留學經驗,擅長結合自然生態與英文教學,讓孩子透過大自然中來學習英文,此次講座邀請親子共同參加,從小就能開始扎根,看見台灣種的日常與自然共感,認識許多台灣自然種的獨特魅力。
時間 | 9/27(六)14:00-15:00
地點 | 萬丹圖書館(屏東縣萬丹鄉和平西路157號)
✦周芬伶/散文的歧路花園
面對散文的論戰、文類特徴模糊化,愛好散文者何去何從?新世代如何突圍與勝出?書寫散文四十餘年,新文體與革命是否已經來到?講者提出新南方書寫與美學,作爲新的契機。
時間 | 9/27(六)16:00-17:30
地點 | 萬丹圖書館(屏東縣萬丹鄉和平西路157號)
✦羅沁穎/文化底蘊&深根創新:從日本經驗來看國旅雪崩後如何突破
旅遊大國日本如何透過深根創新以及本身文化底蘊,在經歷疫情後,仍能迅速恢復並吸引國際旅客回流,再加上今年又有瀬户內藝術祭以及大阪萬博,一次又一次讓日本旅遊歷久不衰甚至更具魅力。來看看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同時台灣又該如何從中學習借鏡,找到屬於自己的突破點?這是本次講座希望探討的核心問題。
時間 | 9/28(日)13:00-14:00
地點 | 艸魚禾堂(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61號)
✦劉容襄/讓數位時代的親子教育:如何讓孩子健康使用科技
在數位時代,科技已深深融入孩子的生活,但如何讓孩子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保持健康的使用習慣,是所有現代家長的難題。作為《數位教養課:打造滑世代的新親子關係》作者,本次將分享如何在數位環境中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並提供具體策略,讓家長學會引導孩子平衡虛擬螢幕與真實生活,使科技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而非負擔。
時間 | 9/28(日)14:30-15:30
地點 | 艸魚禾堂(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61號)
<<注意事項>>
1.活動為免費報名
2.驗票制度:實施每場次皆驗票與報到制度,以善用所有活動名額,請民眾一次報名所有想參與之講座場次,謝謝配合。
3.取消報名制度:為善用活動名額,成功報名後如因故無法參與,請於活動前一天中午12點前,主動私訊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Facebook 粉專,取消報名。同一人若達「三場活動」報名後未提前取消也未出席,日後報名 2025南國漫讀節 之任何活動將不受理,敬請配合,謝謝您。
4.諮詢方式:若對2025南國漫讀節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繫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Facebook 粉專,謝謝。
5.最新消息:追蹤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Facebook 粉專,取得最新消息。
<<相關單位>>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單位:500輯、聯合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