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講座〉
邀請舊雨新知一起來參加!
講座內容
「森人–北投藝駐計劃」今年度以「腳下的土壤,留住一群人的信仰」為主軸,聚焦在北投社「頂社」三層崎一帶的區域,涵蓋北投社三層崎公園、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貴子坑溪和水磨坑溪水道,及秀山路旁的早期聚落等,期望從這個起點,更深刻探討關於凱達格蘭族北投社的脈絡。
觀光宣傳中,北投社三層崎公園的亮點為仿照北海道富良野視覺感的花海,及此地作為臺灣陶瓷產業原料供給區的歷史。然而,卻未提及公園名稱中出現「北投社」的緣由。北投社族人曾在此地生活的足跡,以及北投第三公墓的歷史,被花海的宣傳所消音。
本講座邀請長期鑽研北投文史,久居北投的楊燁主講,分享他在北投社三層崎公園動工前所拍攝的照片,有當時風景、白土開採、陶瓷業遺跡及先人的墓碑。楊燁透過現場踏查、照片的紀錄及文史資料的輔助,如從17世紀起荷蘭地圖、清國輿圖、方志來了解地名及淡北古道的形成,帶領參與者一起回到過去,帶來近期在北投踏查古墓的成果,邀請大家一同走入花海底下的文化層理,再現政府觀光宣傳所忽略的地方真實樣貌。
關鍵字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平埔族群、凱達格蘭族、北投社、迫遷、白土開採、北投陶瓷產業、墓碑、文史研究。
延伸閱讀
楊燁(2023)。《北投行進曲:浪漫溫泉鄉歷史寫真散策》。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新北投車站,楊燁,蘇昭旭(2022)。《驛繪言傳 ─ 新北投車站與鐵道記憶》。臺北市: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新北投車站 。
活動預告,敬請期待
7/20 (日) 14:00-17:00
工作坊|日治時期戶簿解讀工作坊_葉高華(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
8/3 (日) 全日
走踏北投社 x 泥染工作坊:土地帶來的禮物_森人北投團隊 x 團隊成員許家榕
8/23-24 (六-日) 10:00-12:00
巴賽語初探|凱達格蘭族商貿通用語_彭凌(原民會平埔族群委員)
9/28 (日) 14:00-16:30
座談|水邊行事:淡水河與信仰_林美容(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主辦單位:森人
贊助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