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藝集講堂 | 黃涵榆_當代思潮系列講座【 異/疫常生命-疫後的醫療人文論及社會 】_
全八講 (現場課程+線上) (原日期有變更,講座由7/04開始)
==
【 講者︱黃涵榆 老師 】
黃涵榆,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研究專長為當代歐陸哲學、醫學人文、精神分析、後人類、生命政治、恐怖文學等。主要著作包括《跨界思考》(2017)、《附魔疾病不死生命》(2017)、《閱讀生命政治》(2021)、《沒有最累,只有更累:倦怠的文化史與精神政治》
==
【 異/疫常生命-疫後的醫療人文論及社會 】課程介紹
本期講座,旨在聚焦於後疫情時代,歐美當代思潮,在這段時間以及這段時間之後,引發關於人類世界、政治與社會,以及跨領域的理論對話。系列講座,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入「後疫情」我們所面對的個人/社會狀況,所謂「異常」與「疫常」的雙關反思,指出了原先的「異常狀態」因其廣泛的傳播(例如COVID-19疫病擴散)涵蓋之跨區域、跨國際治理問題與機制,讓我們必需思考著「例外狀態常態化」(哲學家阿甘本提出)的應對思考,以及「醫療人文」在過程中逐步被凸顯、重視的程度與內涵,重新將:正常/異常;例外/常態;危險/安全;潛在/現實;健康/醫病;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放入整體性的思考格局,進一步叩應著「理性」與「科學」;「人性」與「管制」以及「生命的關懷」可以在學問中給予我們的啟示,並且認識,作為這一個整體性的、彼此交織的世界。
當代哲學家:阿岡本、南希、艾斯波西多、紀傑克等左派學者在2020年上半年 COVID-19疫情初期有關防疫措施的論戰,環繞在「例外狀態常態化」、醫療資源分配、疫情所凸顯的種族與階級差異等等,也就是屬於生命政治的範疇。事實上這一波疫情的生命政治論戰還延續到2021、2022。他們大多持續闡述自己的立場,至於在多大程度上這波論戰的續集或番外篇帶來什麼思考上的突破或新的可能,或是依然受限各自的生命政治與哲學框架,則有待更近一步探究。
【異/疫常生命】以八個單元子題展開,以「後疫情思潮反思」及「現代醫學理性」做為核心命題,連結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生命政治、身心論等內涵的深入討論。讓大夥以一種貼近我們自身的身體狀態覺知及觀察開始,認識「疫後」我們所處的社會狀態,在運作機制上以及整合模式上,可以如何觸發進一步的反思。
【八個精彩子題】
【第一講】『後疫情時代的生命政治關懷』- 現代醫學哲學導論
Alex Broadbent, Philosophy of Medicine.
Jacob Stegenga. Care and Cure: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Medicine.
-
【第二講】『潛在危險、日常與健康的人』- 慢性病
Liz Price and Liz Walker, Chronic Illness, Vulnerability and Social Work.
諾曼萊特,《與慢性病痛和好》。
林文源,《描繪照護地景:台灣慢性蹦實作的位移、重組與想像》。
-
【第三講】『免疫的哲思』- 自體免疫
Warwick Anderson and Ian R. Mackay, Intolerant Bodies: A Short History of
Autoimmunity.
Liz Price and Liz Walker, Chronic Illness, Vulnerability and Social Work.
-
【第四講】『現代人的心理探討,及其身心平衡』- 身心症
Richard L Kradin, Pathologies of the Mind/Body Interface: Exploring the Curious
Domain of the Psychosomatic Disorders.
Edward Shorter, From Paralysis to Fatigue: A History of Psychosomatic Illness in the
Modern Era.
-
【第五講】『”痛苦”與”痛感”』-從心理、生理、哲思視角來看『疼痛』
Saulius, Geniusas, The Phenomenology of Pain.
-
【第六講】『精神分析學/個體性/身心醫學論』- 精神分析、疫情與身心醫學
Jacques Press et al., Experiencing the Body: A Psychoanalytic Dialogue on
Psychosomatics.
-
【第七講】:『正常與非正常,誤差與生命政治:康居朗與傅柯』-
正常、病態、誤差與醫學的凝視
康居朗,《正常與病態》(Le normal et le pathologique)(簡體字版)。
傅柯,《臨床的誕生》(Naissance de la clinique: une archéologie du regard médical)。
-
【第八講】:『病識感、身份認同與醫病人類學』 -
凱博文、照護、病痛敘述與醫療人類學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 《照護的靈魂》(The Soul of Car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a Husband and a
Doctor)。
==
【 上課日期 】
全八講 _ 實體課上課日期 :
實體講座時間:週五 晚上 19:30 – 21:30
日期:7/04 , 7/11 , 7/18 , 7/25 , 8/01 , 8/08 , 8/15 , 8/22
於藝集講堂實體教室進行 (原日期有變更,講座由7/04開始)
教室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303巷8弄9號B1
(線上講座,非直播,將為本課程日期的"後四日"(隔週二)寄出私密觀看管道)
【課程 時間 地點 & 進行方式】
實體課程時間:週五 晚間 19:30-21:30
實體上課地點:藝集生活︱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303巷8弄9號 B1
本課程為現場課程 + 線上課程 雙軌進行 (參與現場 的朋友課後也可利用線上參與),
學員可在報名票卷欄位選擇
(1)「現場參與+線上複習」or (2)「純線上 參與」兩種票種,其中一種
「 單堂報名票種」,5/10 開放售票
(2) 本報名頁面亦附有 第一期課程【 生命政治 Biopolitics 八講 純線上課程 】組合票種,1/25 陸續以各員登記之e-mail 寄出 生命政治八講_線上觀看管道。 (課程介紹 詳見本報名頁面後段)
(1) 現場課 進行方式 : 於上課日 週五 19:30-21:30 ,請學員朋友及早入席「藝集生活」講堂現場,參與課程。
教室地址:台灣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303巷8弄9號B1
(2) 線上課程進行方式 : 非直播, 線上課程觀看影片,為課程日四日後 (隔週二) ,上載於線上課程社團,方式採用"場課程課程全程錄影”,後製為線上課程影片,上傳至邀請學員加入之,臉書創立之私密線上社團,或獨立觀看管道(單堂報名者)進入或點開連結,即可觀看線上影片 參與課程。
學員報名成功後,同仁將於週一~週五10:00~18:00 上班時間,寄送e-mail 方式寄出 臉書創建之課程專屬私密社團,(線上課程社團) 邀請信,學員加入臉書創建之線上課程專屬不公開社團,影片登場即可不限次數,期限內皆可無限回撥觀看或複習。課程影片保留全課程結束後至少2個月 的 觀看期限。
==
【 課程費用 】
方案一:全十六講 組合套票 【 第一期:生命政治(純線上)+第二期: 異/疫常生命 】
七五折 4,800元 ( 第一期純線上+第二期現場&線上 )
【 生命政治 Biopolitics 八講 純線上課程 】組合票種,1/25 陸續以各員登記之e-mail 寄出 生命政治八講_線上觀看管道。 (課程介紹 詳見本報名頁面後段)
方案二: 【早鳥全系列八講 】 八折 優惠 2,560元
( 純線上 參與 )
==
方案三: 【第一期 生命政治 純線上課程 全八講 】 九折 優惠 2,880元
( 純線上課程,1/25寄出觀看管道 )
方案五: 單堂報名 400元 ( 5/10 開放 單堂 票卷 報名選項 )
================
📍藝集生活︱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303巷8弄9號
📞洽詢電話︱(02)2719-0062
📧Email︱artlivingcafe@gmail.com
================================
經典課程 第一期 純線上課程介紹 【 生命政治 Biopolitics 課程介紹 】
過去三年多以來,台灣人和世界各國人民都面臨COVID-19疫情肆虐,身心都經歷病毒傳播的重大且不可捉摸的威脅,世界各國政府莫不採行包括強制戴口罩、隔離、停班停課、封城、施打疫苗等防疫政策,人們的人際互動、健康,飲食、交通、教育、工作等各個日常生活面向,都必須接受不同程度的控管甚至中止。這些防疫措施都是生命政治的運作。
什麼是「生命政治」?
簡單來說,生命政治就是一套結合醫學、公共衛生、法律和行政措施介入人們實質身體和生命的治理模式。然而,我們並不需要從類似COVID-19全球性的疫情或類似納粹大屠殺這些大規模的災難,才能理解生命政治的運作,生命政治在當前的時代裡,已經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食安、交通、健康、投資、生態各個層次的風險,也都會牽動生命政治的控管和防護。理解生命政治,也等於是理解我們當前的生命情境,也是思考我們還能怎麼活著,我們的生命是否還有什麼出路和其他可能。
-
「生命政治」已成為當代至關重要的學術研究領域,涵蓋哲學、醫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神學等學科領域。
包括班雅明(Walter Benjamin)、鄂蘭(Hannah Arendt)、傅柯(Michel Foucault)、阿岡本(Giorgio Agamben)、艾斯波西多(Roberto Esposito)、哈達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紀傑克(Slavoj Žižek)、巴特勒(Judith Butler)等都是代表性的生命政治思想家。這些思想家的著述,已經為我們開啟寬廣且深入的生命政治視野,透過包括裸命(bare life)、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治理(governmentality)、生物權力(biopower)、精神醫學權力(psychiatric power)、免疫(immunity)、危脆性(precarity)等概念,引領我們反思過去和當下的生命政治情境。
-
本課程授課教師黃涵榆研究生命政治多年,將以其近著《閱讀生命政治》(春山出版社,2021年9月)為骨幹,針對相關主題之章節進行深入講解與討論,並延伸至相關著作與議題,以友善親近的方式,將學術理論引介給學員。歡迎任何對人文思想有興趣、也想了解深深影響我們生存情境的生命政治的朋友參與本課程。
==
【第一講】:什麼是「生命政治」?
搭配文本閱讀章節:《閱讀生命政治》,〈導論:現代生命政治情境與理論〉)
-
【第二講】:極權主義與集中營
搭配文本閱讀章節:(閱讀生命政治》,「極權主義與集中營」、〈阿岡本的《牲人》〉)
-
【第三講】:難民與裸命
搭配文本閱讀章節:(《閱讀生命政治》,「裸命與見證」)
-
【第四講】:瘋狂與精神病院:傅柯觀點
搭配文本閱讀章節:(《閱讀生命政治》,「精神病院」)
-
【第五講】:免疫與共同體:艾斯波西多觀點
搭配文本閱讀章節:(《閱讀生命政治》,「免疫」)
-
【第六講】:法與暴力: 從班雅明〈暴力的批判〉、德希達〈法律的力量〉到阿岡本《例外狀態》)
-
【第七講】:神學救贖:超越與日常的弔詭
搭配文本閱讀章節:(《閱讀生命政治》,「神學救贖」)
-
【第八講】:番外篇:附魔、驅魔與生命政治
搭配文本閱讀章節:(《附魔、疾病,不死生命》,第一、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