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我們將一同探討台灣文化中很重要、深刻,卻常被視為理所當然,而鮮少提及的議題:如何透過食物來表達與感受情感? 我們很常聽到:「吃飽沒?」這句話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在問對方,而是想要借此關心他。這種特別的情感表達方式,在台灣非常普遍。回過頭看也會發現,從小到大,爸媽的關心與溫暖,好像也都是透過這些日常的飲食:不管是在餐桌上聊著近況、或是替我們準備愛心便當,講到食物,多少帶有些溫度。 |
「這是媽媽的味道」、「這是分手的味道」、「這是熬夜加班的味道」…
不管是哪一種,食物都串起了許多難忘的回憶:我們透過吃飯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在吃飯的時候聊著彼此最近發生的事,不管愉快與否,都紮實的刻進心裡。透過這些食物,我們直接的感受到對方的心意,各式各樣的情緒與感受交織在一起。
「情感表達」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困難的事,而食物在無形中已然化為我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橋樑。透過這門課我們將體會到:食物是如何成為一種無聲、卻充滿愛的情感表達方式。讓我們一起在這場探索之旅中,尋找並感受那份帶有溫度與愛的記憶,並將它化為力量。
課程內容
生活中總有些時候,當我們吃到某樣食物,突然感到十分熟悉,便回想起某段回憶或某個人。食物所帶來的刺激是很特殊且快速的,除了味覺上的體驗外,也勾起了內心的回憶。
在這堂課,我們將一同進入美好的回憶之旅,透過分享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食物,挖掘出深藏在記憶中的美好瞬間。
「吃過飯了嗎?」是我們很常關心對方的開頭。回到家中,也常從父母準備的食物中,直接的感受到他們的在乎,不管是費心熬煮的雞湯,希望給我們補補身體,或是知道我們喜歡,特意花時間去買的各種食物。
這堂課,將透過分享與特定食物相關的回憶,讓同學們感受到:食物如何默默地成為一種充滿愛的情感表達方式。
食物能帶來神奇的力量!當我們感到沮喪、開心、生氣的時候,想吃的東西都不一樣。
食物能夠快速的轉換我們的心情,當心裡想著「怎麼可以這麼好吃!」的同時,原本負面的情緒也就暫時紓緩了。食物所帶給我們快樂很純粹,可以立即的把我們與原本的狀態劃分開來。
透過吃,往往可以很直接的觀察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
很多時候都因為時間不夠,而草草結束,還是因為了解自己,知道當下的自己需要些什麼?在最後一堂課,我們將透過意識自己的飲食習慣,反應我們對待自己的態度。
這不僅僅是一場學習,更是一段感受自己需求的溫暖旅程,期望同學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溫柔時刻。
你將收穫:
- 喚起內心的情感:回顧親近的人如何透過食物傳遞情感,重新感受自己與在乎的人的情感份量。
- 透過不同角度更認識自己:從飲食方式看出我們怎麼對待自己。想要貼近自我,從善待自己開始。
- 增加生活質感:當我們辛苦工作、認真生活後,總想一起品嚐美食,好好犒勞一番!
- 賦予深刻意涵:因為食物而想起某個人、某段回憶,甚至是溫度。回到當時,好好感受那份溫暖,也在回到現在的時候好好把握時光,珍惜在乎的人,為彼此帶來更多力量。
歡迎這樣的你來參加:
■ 對食物很有熱情或感應。看到好吃的東西會截圖或是記錄下來;會為了喜歡的食物,不辭千里的去買;花時間搜尋好吃、厲害的店;帶朋友、家人去吃自己覺得好吃的東西;或花時間了解食物的背景、文化…等等。
■ 覺得食物會帶來動力!曾經有過心情不美麗,但吃了東西覺得世界變美好的經歷,或吃了東西覺得自己變得更有活力、開心。
■ 想到要吃什麼的時候很有自己的想法,覺得「隨便」不是個選項。大家在討論要吃什麼的時候,你總是那個有想法的人,或者可以提供各種選項。
■ 會透過食物來表達情感,或曾經從食物中接收過情感。會買些小甜點、飲料,希望能替對方加油打氣,或者曾經接收過別人這樣對你。
■ 想了解食物之於情感、情緒與回憶的關聯,並願意花時間想想其中的意涵。覺得食物不單單是食物,它還能串起自身或和他人的回憶、感受,甚至是情感。
課程將如何進行?
★ 整體氛圍輕鬆、愉快,會讓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也會有互動。
★ 歡迎大家帶屬於自己回憶的食物來分享,但分享的是故事而不是食物,所以不用擔心要準備每個人的份量。
★ 簡單來說,準備好活力與期待感,拋掉壓力與緊張的來吧!
這堂課不是:
╳ 廚藝教學課程:我們會討論食物、但不會烹飪。
╳ 營養諮詢:我們會基於個人的體驗來分享,為參與者帶來美食規劃的靈感,但這不是學術探討,老師也不具有營養師資格。
╳ 專業飲食文化研究:我們會分享彼此的個人經驗,但不會深入探討飲食文化。
講師介紹
林佳
擁有超過二十年自我教育經歷的林佳,專注於引領學生探索生命之旅,並幫助他們深入思考情感、自我和原生家庭等議題。她以親和細緻的方式,用實例釐清學生的生活難題,促使他們深思並成長。
林佳熱愛生活,堅信正向思考和對生活的熱忱是她的人生基石。她的熱情延伸到飲食,把它當作自我探索的工具和生活的慶祝。雖非營養專家,她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
林佳將其教育經驗和生活哲學完美融合,展現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人的洞察。她期待透過分享和教學,培育更多人的自我覺察能力,幫助他們在生活中發現價值和幸福。
資歷:
.鼎愛文化事業「人際關係」、「情感經營」相關系列課程老師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說愛」節目主持人
.美國赫曼國際公司「全腦優勢發展模型 HBDI 」授證分析師
.專長講題:自我成長、表達溝通、自主激勵、情感關係。
■ 為確保防疫安全,課前將測量體溫,上課期間請配戴口罩。如有身體不適,建議在家休息或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