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行家,不聚首
不是內幕,不交流
音樂家與製作人專屬的情報密會
外行人聽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音樂不是孤島,製作更非單打獨鬥,這裡,是行家才懂的情報現場。打開門道,才聽得懂門內的聲音,秘寶只留給知道自己在找什麼的人~
爆 一 《練身體,也要對好KEY》__音樂人X 藝術行政的身體自救指南
爆料人: 劇場狂粉之鳳君
密會時間:6/25 (三) 19:00-21:00
演奏家常說「樂器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對於貴森森的樂器,我們很會注重保養,仔細擦拭、上油,還要定期送場指定維修技師好好保養一番。但對於駕馭樂器的身體呢? 又該怎麼保養與注意?這次將請到看遍各種表演藝術節目,一眼看穿舞台演出者狀態,更是身為物理治療師的鳳君,要來跟大家聊聊關於「痠痛」的那回事~
現場還會一起進行姿勢與身體實作演練喔!
記得穿著輕鬆方便的衣服,一起讓身體也要對好KEY,不再哀哀叫~
爆 二《演奏很順,話很卡?》__訪談更有料的說故事心法
爆料人: 劇場狂粉之吉米布蘭卡
密會時間:7/23(三)19:00-21:00
用樂器溝通很流暢,用麥克風就變成「反覆低音」....
而且我與主持人的對話還總是「平行八度」....
一場好的訪談要怎麼架構? 一場有趣的對話該怎麼拋接?就讓看遍各種表演藝術節目,最會推坑~最會聊~堪稱表演藝術節目活年鑑的吉米布蘭卡,分享他們製作Podcast的心法,錄音訪談的各種關掉麥克風後的趣事。這次,將是誰訪誰?還不知道呢! 快準備好你的好奇心,一起來挖秘辛吧~
爆三《就是不想乖乖坐好》__音樂和劇場空間的開放式關係
爆料人:劇場設計好好聊之吳子敬
密會時間:8/27 (三)19:00-21:00
自從 John Cage 打破音樂的界線,Karlheinz Stockhausen更是混入時間與空間的複合要件,音樂演奏已經不是用音樂會形式可以乘載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音樂家不一定在台上,觀眾也不一定只能坐著,當音樂演奏打破了第四道牆,那~觀演關係該如何思考呢?作曲家的想像,演奏家的需求,觀眾的期待,三者之間要如何平衡?就讓最不按牌理出牌,最有空間創意~最懂音樂家的導演吳子敬來分享那些異度空間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