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導演實踐/先進場
帶領者:王瑋廉
「如果說劇場導演的創作是一種服務,那也不在於服務劇本、觀眾、或是立場,而是在人類滅絕以前,服務於最大可能性的真實。」
日期:
2025 年
7 月 5 日、7 月 19 日、
8 月 2 日、8 月 16 日、
9 月 13 日、9 月 27 日
(皆為週六)
時間:10:00-18:00
地點: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4巷33弄13號(鐵森林排練空間)
人數:6人開班、10人滿班
費用:13,500(本活動採共學共攤制辦理,項目包含:場地使用費、講師鐘點費、共同觀戲票券、保險費以及書籍影印等雜支。)
適合對象:16歲以上,對導演創作與實踐有興趣者。報名後會進行審核,再以email個別通知。
說明:
在整個戲劇歷史上,導演是相對晚近出現的角色,當代所謂的導演藝術更是要到了二十世紀才一飛沖天、大放異彩,因此導演可說是新崛起的創作身分。然而,身為一個導演所要面對處理的,包含了人類文明以來最古老的手藝「表演」,以及生活當前最新最時尚的思潮與趨勢,例如全球化與科技。導演工作即在這最古老與最新潮的兩端之間,同時也在理念與現實、妥協與挑戰、毀壞與重建之間來回開展。
基本內容——
文本解析:從劇本解讀到導演思維的建立
敘事結構:從文本到舞臺的敘事邏輯轉化
場面調度:從舞臺元素到節奏掌握的能力
演員排練:認識演員的狀態並做有效溝通
觀戲討論:共同觀看演出並做創作的探討
生活交流:整體的工作與共食創造一體感
進階內容——
製作與創作的合作
導演與表演的拉力
意念與意象的交涉
結構與解構的辨證
場地與場域的佈局
關於王瑋廉/
劇場創作者。畢業於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編導演創作逾六十部。曾獲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與「創計畫」獎助。
導演作品橫跨經典與歷史,如布萊希特《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們》、惹內《女僕》、《陽台》,以及「台灣歷史三部曲」:《烏山頭之愛——八田與一》、《女誡扇》、《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
關注「成為一個人」的表演技藝,重視文化脈絡,創造劇場語彙。2020 年起推動為期十年的「伽利略計畫」,以哲學、科學與藝術交織,發展表演論述、基地建制與生活劇場的創作實踐。
2026年將與冉而山劇場(Langasan Theatre)合作,於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發表作品。
關於先進場/
表演導師曾這樣說過:
過去有些人,沒什麼專業背景,或也不熟悉任何表演方法,他只是質樸地想要尋索表演的道理,以自身作為實踐的場域;這類人因各自條件而有不等的發展,但都基於一顆熱切的心,在表演的道路上前進。
日後有一些人,是在相對成熟的環境裡,學習已被驗證過的方法,遵循既成的表演體系;這類人因各自條件而有不等的發展,但大都是在已定的位階中熟練技藝,在表演的道路上前進。
要說表演就是一種人我交流、共同成長的人文活動,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我會傾向選擇前者。
——改寫自《論語》〈先進篇〉首章
2025年創立。取自《論語》〈先進篇〉首章「先進於禮樂」。其教學大向以——藝術:審美的眼光、哲學:思辨的格局、科學:實踐的方法,活化當代人在意義與價值上創造性的需求。
注意事項
1. 活動將以共學形式進行,為確保交流與學習品質,請確認能全程出席。 (如有特殊情況亦可先告知。)
2. 除表定時間之外,期間需分別進行排練與實作。
3. 過程中禁用手機。
4. 一人一菜,午間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