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石樂集樂壇新秀
《跨越世紀的琴聲》
鄭元睿大提琴獨奏會
這場音樂會由大提琴家鄭元睿與鋼琴家周必文共同演出,攜手帶來一場橫跨巴洛克、浪漫樂派與台灣本土音樂的精彩音樂旅程。
音樂承載著不同時代與文化的情感。本場音樂會的曲目涵蓋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三號》,以純粹的線條展現巴洛克音樂的精髓;布拉姆斯的《大提琴奏鳴曲第一號》則描繪浪漫時期的深沉情感。此外,台灣作曲家黃輔棠的《安平追想曲變奏曲》,將台灣的歷史風華轉化為優美旋律,而法國作曲家佛瑞的《搖籃曲》,則流露溫暖而細膩的音樂色彩。
本場音樂會不僅展現大提琴與鋼琴的對話,也將帶領聽眾感受不同時代與文化背景交織出的豐富音樂層次。誠摯邀請您蒞臨,一同沉浸在這場充滿情感與故事的音樂饗宴中。
演出曲目 | Program
Johann Sebastian Bach – Cello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巴赫:C大調大提琴無伴奏組曲,BWV 1009
I. 前奏曲 Prelude
II. 阿勒曼舞曲 Allemande
III. 庫朗舞曲 Courante
IV. 薩拉邦德 Sarabande
V. 布雷舞曲 I & II Bourrées I & II
VI. 吉格舞曲 Gigue
Gabriel Fauré – Berceuse for Cello and Piano, Op. 16
佛瑞:大提琴與鋼琴搖籃曲,作品 16
—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
Johannes Brahms – Cello Sonata No. 1 in E minor, Op. 38
布拉姆斯: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38
I. 不太快的快板 Allegro non troppo
II. 詼諧曲:很快的快板 Allegretto quasi Menuetto
III. 快板 Allegro
Huang Fu-Tang – Variations on “Anping Nostalgia”
黃輔棠:《安平追想曲變奏曲》
演出人員簡介
大提琴 |鄭元睿
大提琴家鄭元睿,畢業於臺中二中音樂班,現就讀於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師事國際知名大提琴家菲利普·穆勒(Philippe Muller),並獲得高額獎學金。他曾於國家音樂廳、衛武營、台中國家歌劇院及紐約 Neidorff-Karpati Hall等國內外重要舞台演出,展現卓越的演奏實力。
鄭元睿的音樂學習歷程紮實,曾師從鄭伊晴、戴俐文、吳昱嫺、張韶哲,奠定堅實的演奏基礎。此外,他曾參與並接受**秦立蘶(Li-Wei Qin)、路易斯·克拉雷特(Lluís Claret)、安德魯·阿森某(Andrew Ascenzo)、布拉尼米爾·普斯提奇(Branimir Pustíček)、楊文信(Wen-Sinn Yang)、馬克·吉拉爾·加西亞(Marc Girard Garcia)**等大師班指導,進一步拓展演奏視野與技巧。
他曾於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臺北藝享盃等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並參與巴洛克青年獨奏家樂團、NTSO 國際青少年管弦樂營等音樂計畫,活躍於獨奏與室內樂舞台,並持續透過音樂與不同文化交流。
除了對經典曲目的詮釋,他亦致力於台灣音樂的推廣,透過音樂傳遞文化記憶與情感,期望讓更多人感受大提琴的豐富表現力與深邃魅力。
鋼琴合作 |周必文
鋼琴家周必文,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現就讀於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師承王麗君、黃貞綾、王美齡、汪奕聞教授,並隨Dr. Marc Silversman 深造。在學期間曾受國際鋼琴家Ingolf Wunder、Nelson Delle-Vigne Fabbr、Boris Slutsky、鄧泰山、胡瀞云等大師班指導,展現卓越的音樂素養。
在紐約進一步研習鋼琴合作,師從Dr. Heasook Rhee,並積極參與室內樂及交響樂團演出。此外,除了鋼琴演奏外,他亦勇於挑戰不同樂器,並以中提琴家的身份活躍於各大音樂舞台,展現多元的音樂才華。
周必文擅長詮釋不同時代與風格的鋼琴作品,並在室內樂演奏中展現細膩的音樂表現力與高度的合作默契。本場音樂會中,他將與大提琴家鄭元睿攜手,帶來一場充滿情感與層次的音樂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