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座邀請亞榮隆˙撒可努,分享他在擔任森林警察期間所協勤的山域事故處理,並分享他所創立的獵人學校,如何透過學習與覺察,引領學員擁有獵人之心,與黑暗、自然與自己相處。
- 時間:7/19 (六) 14:30-16:30 (14:00開放報到入場)
- 地點:臺東縣就藝會小劇場 (臺東縣臺東市更生路416號)
- 講師:亞榮隆˙撒可努|作家、獵人學校校長
🌲害怕黑暗是學習與自然相處的第一步
亞榮隆˙撒可努今年甫自森林警察的職務退休,戒茂斯、嘉明湖、新康橫斷等熱門登山路線都是他的轄區範圍,每當接獲山域意外事故通報,撒可努多擔負帶隊的人物,引領搜救隊伍入山尋找失蹤者,或是揹負罹難者下山。如果緊急,也須在黑夜中執行任務。
同事會問:「不害怕黑暗的祕訣是什麼?」
「克服黑暗恐懼,就是直接走入黑暗。」在山路的走,是跟黑夜、害怕、孤獨在一起。但你的心愈自由,愈放開,力量就會跑進來。黑夜,恐懼與害怕就會是你的朋友。學習在黑夜中走路,從中找到自己的力量。撒可努說:「去學會跟自己相處、對話,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去相信大自然裡有一群我們看不到的人住著。慢慢地在學習的歷程中,感受到自己與自然的力量。」
🌲讓多彩的風吹進群山歌唱
「讓吹來的風流動,灌進,我們叫替風開路的人;凡經過的地方,讓風跟進追流,我們叫風的路;替風開路的那個人,我們叫走風的人」。出身自台東勞香蘭(Lalauran)部落的排灣族作家撒可努,幼時跟著獵人父親入山,在山林中,他看見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精神、學會對萬物生靈的謙卑與尊重、也找到內在的信仰力量。2004年,撒可努創立獵人學校,致力找回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生命哲學、生態智慧及土地倫理-- 要學會美感、對人好、對環境土地有感。
🌲擁有獵人之心 : 修復人與自然的關係
撒可努從小接受父祖輩的獵人文化薰陶,長大後受特種部隊的職業訓練。傳統獵人會打獵但不知如何訓練體能,也不知如何將技藝明確有效的傳給後輩;有特種部隊技能的人,可以在荒野裡生存,但不見得知曉與自然的相處。在山上,學會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做出適當協助是重要的能力,因此獵人學校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團隊的合作與分享,撒可努規劃了系統性的課程,讓學員藉由實作學習與自然相處:
第一堂—進入:進入山林裡的身心靈準備。
第二堂—跟著:學習走路,能跟上腳步。
第三堂—一起:要有彼此,學習互相照應的能力。
第四堂—我可以:幾天內在山林裡疾走,練習獵人趕路本領。
第五堂—通透:擁有進入山林,跟自然宇宙更內在的連結能力。
而這個課程,其實與大學山社的領隊、嚮導的養成培育有異曲同工之處: 從零開始準備,先學習如何當個好隊員、隊伍中成員如何彼此照應、山野能力的養成與考驗......,循序漸進學習正確的態度與知能,而最終,不是以征服為目標,而是認知我們皆屬於自然的一部分。
🌲走風的人 - 亞榮隆˙撒可努
撒可努是臺灣原住民族中的排灣族人,1972年出生於臺東太麻里拉勞蘭部落。家族名「亞榮隆」為雷聲之意,名字「撒可努」則為動物的奔馳從未停止,植物的生長從未間歇。
亞榮隆‧撒可努(戴志強)是一位原住民文化的守護者,透過他的文學作品為後代提供了珍貴的文化資源,得以繼續傳承與發揚,他的著作《山豬.飛鼠.撒可努》,曾獲「2000年巫永福文學獎首獎」、「文建會2000年十大文學人」,並被翻譯成英、日文,是哈佛大學應用中文系指定必讀的專書。他也是一位創新傳承模式的實踐者,推動在地與跨族群合作的先鋒,以創新的教育模式向社會大眾展示了原住民文化的深度與價值。
————————— 🌲 山林知事村系列活動預告 🌲 ——————————
場次7 熱血堅毅臺灣山林守護者
- 講師:阿步|作家、森林護管員 / 建忠 | 魯地圖社群管理員
- 時間:8/2 (六) 14:00-16:30 (13:30開始進場)
- 地點:臺北市立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臺北市中正路15號)
- 報名: https://accupass.com/go/forestplus8
—————— ฅ՞• •՞ฅ ———————
山林知事村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為推廣「負責任登山」系列活動,2025年全臺主題講座邀請植物學者、自然引導員、登山家、森林護管員、山屋建築師、步道師等投身於山林場域的工作者,透過他們的專業知識與生命經歷分享,提升民眾對於自然環境的覺察與關懷,並建立登山安全與無痕山林的知識和態度,開心走入山林平安回家。
- 主辦單位 |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 合作單位 | 高雄市立圖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臺北市立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
- 執行單位 | 台灣山岳
- 協辦單位 | 戶外安全推廣協會、HME戶外裝備、kawas、Norrøna 老人頭、OUTDOOR MAN、Rockland、台北山水、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