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X當代藝術
【3/29_美式街區踏查與藝術勞動】
活動簡介:美村路及華美街的街道名稱,與1950-1970年代的美軍駐防息息相關,因受韓戰與越戰,為美軍實施「R&R休息復原計畫」,讓大量駐越美軍來台度假,除了影響了本地區的路名,也引進了酒吧、餐廳等等美式文化。本場次邀請鄰近美村路與華美街的鯉魚藝廊合作,鯉魚藝廊長期策劃當代藝術展覽,以邀請、徵件、駐村等多元方式,在民宅翻修的空間中呈現當代藝術。
本次走讀首先由鯉魚藝廊與藝術家黃冠傑,從藝廊介紹開始,往外帶領大家一起進行美式街區走讀、完整認識當代藝術空間及其附近街區風貌,再由該檔期展覽藝術家三古三土介紹《扁豆測量》,透過參與式的導覽,一起認識當代藝術中的勞動及參與。
日期:3月29日(星期六)
時間:14:00-17:00
合辦單位:鯉魚藝廊
活動地點:鯉魚藝廊及附近街區
報到地點:鯉魚藝廊(13:45開始報到)
講師:鯉魚藝廊、黃冠傑、三古三土
活動流程:
13:45-14:00 觀眾報到(@鯉魚藝廊,地址:臺中市西區公益路174巷194號)
14:00-14:30 鯉魚藝廊介紹及導覽
14:30-15:30 美式街區踏查(鯉魚藝廊-華美街-福人街仿美式建築-美誼游泳池-美軍俱樂部-中美街-鯉魚藝廊)
15:30-17:00 《扁豆測量》展覽導覽(@鯉魚藝廊)
活動備註:
1.請學員穿著易於活動及行走之服裝,並自備飲用水、防曬用品或雨具。
2.同意參與活動即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
城市X藝術家
【4/12_中部藝術發展街區走讀】
活動簡介:本場次以中部的藝術發展為主題,由東海大學美術系沈裕昌老師帶領大家走訪從日治到戰後時期,與藝術發展緊密相關的地點與舊址,如合作金庫銀行臺中分行前身為臺中圖書館,曾有多位藝術家在此地辦理展覽;靠近臺灣大道一段的聖林咖啡廳舊址,是藝文界人士聚集交流的重要地點,另外還有如國民政府來台初期,藝文人士獲得最新藝術資訊的美國新聞處舊址等。
活動特別邀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林之助紀念館合作,紀念館前身為林之助教授的宿舍兼畫室,經過臺中教育大學的整建,登錄為紀念建築,並展示林之助教授的複製畫、膠彩顏料等文物。活動下半場,在具備歷史及教育精神的林之助紀念館中,由景向劇團陳元棠編劇帶領民眾導讀以林之助教授為原型編創,並獲國藝會補助的《孔雀咖啡廳》劇本,透過劇本中的對話、人物以及讀劇活動,體驗特定場域的劇場魅力,更深入地認識林之助教授創作生涯所經歷的時空背景及場域精神。
日期:4月12日(星期六)
時間:14:00-17:00
合辦單位: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林之助紀念館
活動地點:臺中舊城區、林之助紀念館和室展廳及戶外庭園區
報到地點:臺中銀行營業部騎樓(13:40開始報到,地址:臺中市西區民權路87號)
講師:東海大學美術系沈裕昌助理教授、景向劇團(陳元棠講師、莊宇翔助教)
活動流程:
13:40-14:00 觀眾報到(@臺中銀行營業部騎樓)
14:00-15:30 中部藝文發展街區走讀
街區走讀路線:臺中銀行營業部(臺灣新聞社舊址)- 合作金庫銀行臺中分行(臺中圖書館舊址)-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中民族路教會 - 和平日報社舊址 - 聖林咖啡室舊址 - 九個太陽旗艦店(行啟紀念館舊址)- 月光酒吧旁(臺灣民藝社舊址)- 彰化銀行營業部 - 太陽堂餅行舊址 - 綜合大樓(臺中市民館舊址)- 南夜大舞廳 - 茶湯會自由店(第一代美國新聞處舊址)- 臺中市役所 - 臺中州廳 -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 林之助紀念館,路線依實際行程彈性調整。
15:30-17:00 《孔雀咖啡廳》劇本導讀及讀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林之助紀念館)
活動備註:
1.請學員穿著易於活動及行走之服裝,建議以褲裝為佳,並自備飲用水、防曬用品或雨具。
2.出發地點與結束地點不同,相關交通由學員自理。
3.同意參與活動即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
城市X藝術家
【6/7_藝術家的舊城生活足跡踏查】
活動簡介:本場次以臺中藝術家相關的生活地景為主題,走訪舊城區中前輩藝術家的足跡,並認識與藝術家相關的作品或生平軼事;如藝術家林惺嶽、張炳南、侯壽峰都曾作為創作題材的臺中公園、膠彩畫之父林之助教授希望透過咖啡香氣傳遞人文及藝術氣息而開設的「孔雀咖啡」舊址、雕塑家陳夏雨所設計的耶穌救主總堂正門耶穌像等等;走讀最後一站將抵達林之助紀念館,在這座充滿意義的歷史建物中,藝術家廖瑞芬將講解膠彩媒材並示範作畫過程,再由學員進行創作體驗,深度認識膠彩畫的魅力與特色。
日期:6月7日(星期六)
時間:9:00-12:00
合辦單位: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林之助紀念館
活動地點:臺中舊城區、林之助紀念館和室展廳
報到地點:市府路與公園路交叉口,靠近臺中公園方向人行道(8:40開始報到)
講師:深司創意策略工作室(吳欣潔講師)、藝術家廖瑞芬
活動流程:
8:40-9:00 觀眾報到(@市府路與公園路交叉口,靠臺中公園方向人行道)
9:00-10:30 藝術家的舊城生活足跡踏查(踏查路線:臺中公園大門口、孔雀咖啡廳舊址、鴻根雅筑、萬春宮、中英育英大樓、耶穌救主總堂、聚英樓、第二市場、林寫真館、翠華堂、慈光圖書館、柳川河畔、林之助紀念館,路線依實際行程彈性調整。)
10:30-12:00 認識膠彩藝術與體驗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林之助紀念館)
活動備註:
1.請學員穿著易於活動及行走之服裝,建議以褲裝為佳,並自備飲用水、防曬用品或雨具。
2.出發地點與結束地點不同,相關交通由學員自理。
3.同意參與活動即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
街區X當代藝術
【6/14_次文化空間探索與透光風景】
活動簡介:毛刺Glitch位於臺中市西區柳川東路二段的四層樓民宅,面朝具備豐厚藝文歷史的水岸河道,柳川在清領時期舊稱大墩溪,日治時期整治了曲折易氾濫的河道,於1915年由臺中廳長改名為柳川,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臺,移入的軍民於柳川沿岸搭建臨時住所,形成了特殊的吊腳樓景色,也啟發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靈感,現今則成為了次文化匯聚的重要據點。
本場次由毛刺Glitch攜手鄰近的次文化空間,如結合創新餐飲及電影放映的空間「激浪」、策畫音樂派對與影像活動的展演場地「道DAO」、個性髮廊與選物店的複合空間「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等,帶領大家進入當代藝文展演及次文化活動的場域,發現從過去藝術家們獲得靈感的水文河岸,到現今由文化工作者聯手開啟老建築與街區的新想像。走讀後將由毛刺Glitch當期展覽《炙亮夜》藝術家呂妙盈,帶領觀眾以展覽中的植物「火龍果」影像與玻璃紙,剪貼出半透明的明信片,在創作中體驗顏色與環境光之間的關係,藉由明信片的透明性、公眾性,進一步思考當今訊息在網絡中傳播、轉譯的脆弱與滲透。
日期:6月14日(星期六)
時間:13:30-16:30
合辦單位:毛刺Glitch
活動地點:毛刺Glitch及鄰近街區
報到地點:毛刺Glitch(13:10開始報到)
講師:毛刺Glitch、藝術家呂妙盈
活動流程:
13:10-13:30 觀眾報到(地址:臺中市西區柳川東路二段58號1樓)
13:30-15:00 毛刺Glitch、次文化空間(激浪、道DAO、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介紹及導覽
15:00-16:30《炙亮夜》展覽導覽及「Make Your Own Flash」工作坊(@毛刺Glitch)
活動備註:
1.本活動場地有席地而坐的可能性,建議學員穿著易於活動之褲裝。
2.同意參與活動即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
街區X當代藝術
【7/26_半透明社區關係與日常展台】(7月1日19:00開放報名)
活動簡介:窯座位於西區民生路巷內,隔一條巷弄的距離即是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在1946年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時期成立美術師範科,是全臺最早的美術師資養成,當時由廖繼春、林之助、陳夏雨等三位前輩藝術家進行教授,後續則有呂佛庭、鄭善禧、杜忠誥等擔任教師,培養無數藝術創作人才及師資。而相對於以體制內教育制度來培育藝術人才,當代獨立藝術空間「窯座」則以空間與策展等方式,支持著年輕藝術家們的創作之路。
本場次由窯座帶領觀眾走進1960至70年代所興起的無電梯集合住宅「步登公寓」,以及其鄰近的街區場域,發現老屋民宅窗花等巷弄特色,並對照日本江戶時代長屋文化的隱私與公共性,討論巷弄中靠近又疏離的人際關係。走讀後將由窯座當期展覽《走走停停,停停走 Rest before installation》參展藝術家吳依宣,帶領觀眾進行「開放練習:居家展台計畫」工作坊,吳依宣的作品以生活中可作為展示台座的物件為概念,例如桌椅、櫃體等日常所見的家具作為創作元素,邀請學員以紙漿來打造屬於自己的居家展台,實驗日常物件在展台上的可能性,發現藝術與生活結合的多元形式。
日期:7月26日(星期六)
時間:16:00-19:00
合辦單位:窯座
活動地點:窯座、民生路與中華路街區
報到地點:窯座
講師:窯座、藝術家吳依宣
活動流程:
15:40-16:00 觀眾報到(地址:臺中市西區民生路126巷9號2樓)
16:00-17:30 窯座、書店SHU DIAN介紹及導覽、民生路與中華路街區
17:30-19:00《走走停停,停停走 Rest before installation》展覽導覽及「開放練習:居家展台計畫」工作坊(@窯座)
活動備註:
1.請學員穿著易於活動及行走之服裝,建議以褲裝為佳,並自備飲用水、防曬用品或雨具。
2.同意參與活動即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