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_ 以設計實踐在地的再想像】
簡介:
策展人許哲瑜與郭中元長期透過設計力深耕臺中,從2018年至2024年,陸續以不同的視角闡述城市紋理,包含以臺中水文文為核心的「川游不息—綠川展二○一八」、「島中流域—河川的在地城事」、串聯台中舊城的「串遊季REUSE」,到結合城市、美學、文化及建築的「創意臺中DESIGN HUB IN TAICHUNG」,本場次邀請兩位策展人分享如何藉由設計的力量,連結並詮釋臺中文化語彙的思考歷程。
日期:3月30日 (星期日)
時間:14:00~16:00 (13:40開放報到,13:55開放候補學員入座)
地點:臺灣府儒考棚X中島GLAb (臺中市西區府後街38-8號)
主持人:賴依欣︱臺中市立美術館 館長
講者:
(1)許哲瑜︱樸實創意設計 藝術總監
(2)郭中元︱中間研究室 創意總監
活動備註:
參與活動即同意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
―――――――――――――――――――――――――――――――――――――――――――――――――――
【5/25_當代藝術空間的實踐及演變】
簡介:
位於臺中火車站的20號倉庫,是臺灣第一個以當代藝術為概念的鐵道藝術空間,於2000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於2018年配合鐵路管理局規劃而結束營運,為期20年的營運期間,影響了全臺鐵道藝術村的興起與當代藝術面貌。本場次邀請當時參與及推動的核心人物,從20號倉庫的成立及興衰談起,進一步討論台灣替代空間/另類空間的演變與發展,以及這些場域中的藝術實踐對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影響及價值。
日期:5月25日(星期日)
時間:14:00~16:00 (13:40開放報到,13:55開放候補學員入座)
地點:中央書局 (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235號)
主持人:蔡明君︱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副館長
講者:林平︱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 執行長
與談人:賴依欣︱臺中市立美術館 館長
活動備註:
參與活動即同意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
―――――――――――――――――――――――――――――――――――――――――――――――――――
【7/20_藝術作為事件的書寫脈絡】
簡介:
當藝術成為一種事件,歷史的書寫也轉化為藝術創作,我們將以什麼視角來閱讀這些文本?本場次邀請兩位以藝術書寫歷史的藝術工作者,透過她們的視角來檢視史料並再次撰構敘事,帶領我們探索不同於藝術史學家筆下的文本,並思考這些文本能帶來哪些回應與反思。
日期:7月20日(星期日)
時間:14:00~16:00 (13:40開放報到,13:55開放候補學員入座)
地點:回甘書店 (臺中市南屯區干城街136號)
主持人:許遠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
講者:
(1)張紋瑄︱藝術家
(2)蔡潔妮︱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藝術社會學博士
活動備註:
參與活動即同意授權臺中市美術館進行拍攝、錄影、使用、修飾、公開展示報名者之肖像(包含照片及錄影影像,以下簡稱肖像)、名字、聲音及口述內容等。於本活動中所拍攝之作品,同意本館享有完整之著作權,得以各種管道方式呈現授權內容之全部或部分,並可公開發表,無須再通知或經由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