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藝文健康

肯園 25 𓊆 新 𓂽 走 神 𓊇

8,709
89
2023.06.01 (Thu) 13:00 - 06.18 (Sun) 21:00 (GMT+8)加入行事曆

新北市三峽區圳頭119號之1(建議定位:醒心橋 [新巴士 ])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肯園 25週年展覽《新走神 MYTHOLOGY 》,以肯園芳療品牌 ANIUS 的「神話 MYTHS SERIES」系列主題為引,邀請 8 年前曾來台首展的芬蘭當代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KUSTAA SAKSI)創作 12 幅同名系列掛毯「神話 MYTHOLOGY」。展覽聚焦於掛毯和精油的「每日一神話」,串連各類體驗、展演與工作坊,創造 12 日截然不同的沈浸體驗。 𓇬 全區展覽無需預約免費入場 𓇬 每日專場活動敬請事先報名
肯園 25週年展覽《新走神 MYTHOLOGY 》,以肯園芳療品牌 ANIUS 的「神話 MYTHS SERIES」系列主題為引,邀請 8 年前曾來台首展的芬蘭當代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KUSTAA SAKSI)創作 12 幅同名系列掛毯「神話 MYTHOLOGY」。展覽聚焦於掛毯和精油的「每日一神話」,串連各類體驗、展演與工作坊,創造 12 日截然不同的沈浸體驗。 𓇬 全區展覽無需預約免費入場 𓇬 每日專場活動敬請事先報名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我們認為現代文明走到了一個揚棄舊典範、創建新典範的十字路口。那種完全以人類為中心的演算與征服思維,以及所衍生的生活型態,必須讓位給眾生平等的自然主義。我們需要翻轉感知世界的方式,找回虔敬與審美的眼睛,同時更為細緻地聆聽和嗅聞。」

——肯園創辦人 溫佑君

深耕台灣將滿 25 年的芳療品牌肯園CANJUNE,持續以氣味作為連結文化體驗和內在精神生活的路徑,近三年的疫情讓創辦人溫佑君更盼能集結世界芳香植物的滋養能量,開啟人們更用「心」 覺知生命,為自身創造「新」的神話。

肯園 25 𓊆新 𓂽 走 神 𓊇,以肯園 12 神話故事中的生命原型作為共聞共感的自我修行主題, 在 12 個對外開放的展覽日以「一日一神話」之步調,逐一聚焦肯園邀請芬蘭當代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Kustaa Saksi)為 12 則神話為主題創作的 12 張掛毯。同時,藝術家、創作者們也將受邀為展覽帶來與神話主題相映之工作坊和展演,與觀者一同創造 12 日截然不同的沈浸體驗。

𓂅 神話系列專場活動𓂅

第 ① 話 𓂽 翁滋成年禮 𓂃拾

印地安少年翁茲依循部落的規範,進入森林獨自生活七天。
絕食,與外界隔離,直到找到屬於個人獨有的精神守護神。
第三天夜裡,他的夢裡出現了頭戴羽飾的年輕守護神⋯⋯

身體,溪水,石頭。
感覺著那暗處夜裏的心。
舞踏身體、聲音,隨心跟隨無礦展場各處,觀/入走神。


𓍹 帶領 𓍻 

KOMUYI 柯慕一 

年幼禮拜,讀經聽書;小學臣服天地景仰,汲自山海體入伍感,自廟宇草根一事之引,浸盈美術探索,修習金屬礦石工藝,課後穿梭西門町假鬼屋從事魂魄演體,類劇場為變身起始源,遊走於常人與魂魄出演通道。修習建築,構築詩句、聲響。投身舞踏、泥塑偶戲,浸身造土生態藝術村。流放異域期間思鄉滿溢,遂由衷心神回溯島中之物。習字作畫、作菜與採集、造山野屋間、致錄像音聲片。專注島嶼田野,體驗萬物共時凝結,記靈肉移行,勞作天引入身之內外物質交集成體的複合行動,進行項目包含「肉身地圖」、「墨島」、「村夢游牧」、「身境之所」、「日常回返」。

f a o ( 陶然 )

哥倫比亞,聲音藝術家和音樂家, 探索聲音對人類的影響,使用銅鑼, 誦缽和電音。氣功和古琴修行者。 主辦在哥倫比亞的世界音樂節。


𓍹 時間 𓍻 6/1(四)全天隨機
𓍹 報名 𓍻 免費,自由加入


第 ② 話 𓂽 鹿女傳說 𓂃 流動人體速寫

神有一女兒  以鹿為形  名喚鹿女 
獵捕象徵幸運的鹿女  是所有獵人渴求之夢
若缺乏堅強心志  僅靠純熟的獵技  
便會在鹿女幻惑的眼眸中迷失了我

畫圖,是關於身體,是時延的容器。
不只是再現光影,更是當下心靈痕跡的紀錄。 
從外而內,又由內至外,人是流動的。

「鹿女傳說」工作坊,透過表演者/模特兒的身體讓時間的流動化為舞蹈,讓參與者感受眼前身體之外,也試圖捕捉目光的目光,用身體畫圖。

𓍹 帶領 𓍻 圖像創作者-關渡情緣

關注目光與身體,渡相口畫會主辦人。不斷持續畫人體。

𓍹 時間 𓍻 6/2(五)16:30-19:00
𓍹 報名 𓍻 500 元|限額 20 名 

 


第 ③ 話 𓂽 蘇摩祈月 𓂃 滿月聲音圈

蘇摩在聖河的出海口前洗滌自心
遺落的光輝再次照耀宇宙
自此之後 月相陰晴有律  牽引潮汐

適逢滿月之日
月升前加入聲音圈
跟隨引領  齊聲共唱
用充滿流動能量的「水之歌」
佐以如圓月般鏗鏘滿盈的鼓聲
淨化、療癒、轉化、釋放
在圓的往返與創造中
聽見「我在」的生命力 

𓏍對話與探索𓏍月亮之於人類身體與意識的影響,能量的調節與流動。
𓏍𓏍聲音圈𓏍  月圓之夜的歌唱儀式是自古以來諸多文化的傳統,這一夜我們將圍圈學習歌謠「生於水(Born of Water)」,喚醒 Avalon 母性大地的古老智慧,以三部合聲共振和諧又震撼的聲波,手鼓節奏凝聚合一能量,與大自然連結與共鳴。

𓍹 帶領 𓍻 人聲藝術家-Mia 謝韻雅

聲動樂團主唱及靈魂人物,投入表演藝術領域二十年,跨界舞蹈、器樂、人聲,其充滿穿透力的聲音,常瞬間引領聽者進入神秘的內在感動。多年來修習太極導引、靜心、即興舞蹈,於台灣藝術劇團、校園、心靈及社福團體等授課,亦於美國、歐洲多所大學開設工作坊。

聲動樂團 A Moving Sound 表演融合古老東方思維及西方即興概念,呈現神祕、詩意又前衛的靈性氛圍,直探內心世界,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曾受邀赴世界二十多國演出,獲國際媒體Discovery、BBC 採訪。

𓍹 時間 𓍻 6/3(六)17:00-18:30
𓍹 報名 𓍻 500 元|限額 12 名 

𓍹 提醒 𓍻 歡迎攜帶自己的手鼓(薩滿鼓、或任何手握框鼓),如需代購手鼓,請於 5/26 前於報名區塊表單中登記。沒有手鼓並不影響聲音圈課程。
 


第 ④ 話 𓂽 曠日編織 𓂃 自然材質集體共織

南島毛利神話中  編織技術本不屬於人類
一青年娶了善於織染但僅在黑夜工作的仙女  
部落族人嫉妒仙女一身絕技  請巫師施予法術  
於是  仙女難分日夜  不停編織  毛利女人趁機學成技術 
然而  此舉割裂了人與自然的平衡  仙女傷心離去 
留下只在白天群體編織的毛利女人們 

棕櫚落葉鞘剪成有機形狀,沿著邊緣編織,利用棕櫚葉鞘的硬度,搭配苧麻纖維的柔軟度,編織成獨一無二的有機拼圖。工作坊最後 30 分鐘將由講師帶領,把大家做的拼圖,一起拼成一幅集體大型創作。

𓍹 帶領 𓍻  Candyce Shih Chieh Wang  王詩捷

專注於複合媒材,纖維編織, macrame,刺繡和鉤針,材料有時候會取自周遭採集的天然纖維跟不同的媒材去碰撞出新的火花,希望作品可以同時兼顧環境友善,永續發展跟現代感的創作。 畢業於 Chelsea college of Arts London -Textile Design,曾於倫敦的服裝品牌公司擔任織品設計師跟飾品公司旗下工作,目前工作室位於台中市火車站附近。 

𓍹 時間 𓍻 6/4(日)14:00-17:00 
𓍹 報名 𓍻 500 元|限額 10 名 

 


第 ⑤ 話 𓂽 阿南西不說謊 𓂃 雙人舞,讓身體自己表達

阿南西是一隻非洲的蜘蛛巫師,
天空之神 Nyame是他的好友,阿南西總是為這件事洋洋得意,
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如此渺小,但是卻可以在天空中任意穿梭織網。
他獲得了天空之神的智慧,卻深感頭腦智慧之無用,
便氣得把無用的智慧罐子往下扔,智慧就飛散到各地去了。


 

有多久,沒有靜下來感受自己的呼吸、心跳?
有多久,沒有仔細聆聽彼此的感受?
雙人舞,以身體誠實面對自身存在,編成一張交流的網。
頭腦想不通的,讓身體自己說,讓飛散的智慧,在身體降落。

在這場雙人舞工作坊中,編舞家黃翊將藉由彙整多年的雙人舞技巧,引導參與者感受自身的存在,並透過細緻的主被動帶領,與夥伴們進行無聲的交流。

𓍹 帶領 𓍻 舞蹈藝術家 - 黃翊

出生於臺灣,創作語彙融合舞蹈肢體、機械、程式、影像等多種領域。人類與工業機器人共舞的《黃翊與庫卡》為黃翊的代表作之一,獲「科技藝術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奧地利林茲科技藝術節邀演。2017年,受邀擔任TED 2017開幕演出,成為首位登上TED舞台的臺灣人,透過TED IMAX於全球800間劇院轉播,TED官方網站開幕演出影片超過50萬人次點閱,並獲CNN、時代雜誌等國際媒體推崇。2022年,進入臺大管理學院學習,探索表演藝術團隊營運的未來可能性。

黃翊工作室+

創立於2010年,2015年轉換為全職編制,為世界少數,成員包括人類與機器人的藝術組織。長年國際巡演,曾獲邀赴美加、歐陸、亞洲、澳洲近20國,累積百場以上巡演,獲各地觀眾與評論肯定。作品高度的科研比例,常透過多年研發、分階段發展的形式逐步完成。雖製程耗時,但效益較短期製作更長遠、更具國際影響力。

除表演創作外,透過科技專長,為盲人觀眾研發自動化劇場口述影像系統,致力文化平權;舞蹈之家計畫,陪伴、扶植未來藝術家,建立更健康藝術職場。期望使藝術透過科技的形式陪伴人們的生活,推進科技與藝術的發展。

𓍹 時間 𓍻 6/8(四)16:00-18:00 
𓍹 報名 𓍻 500 元|限額 16 名 
𓍹 提醒 𓍻 肢體能力不拘,將依據參與者的肢體特性引導可能性。請著合身、無尖銳物設計(避免割傷舞伴)、容易舞動(例:運動服飾)、黑白灰之素色衣、褲、襪。請勿著豔色、複雜圖像之衣物、請勿著牛仔褲。


第 ⑥ 話 𓂽 辛巴達冒險 𓂃 海洋廢料X百花香

辛巴達 不間斷航行的名字
從東非到南亞
遊遍七海 獵奇無數 
炙熱的心隨波濤震動
勇於出發 豐盛的收穫就不遠了

 

「辛巴達的故事讓我想到在北海岸的某個下午,從城市帶了幾朵花想到海邊插花,但海岸上被沖刷的各種塑膠垃圾比都市的花漂亮太多了,重疊起來或是抓成一束、纏繞他們,觀察垃圾上面的生產訊息,想像掌握了從遠洋的另一方而來的寶藏。」

工作坊透過基本花藝技巧,利用火山花店小安親身收集而來的海洋廢料——網狀的、圓形的、玻璃的、編織的——等物件拼裝成基底架構,再以製作「百花香(potpourri)」(混合的新鮮或乾燥香草及香料)的概念安插新鮮的香草枝條、花朵,創作出一具海洋獵奇式花藝作品。

𓍹 帶領 𓍻 花藝師 - 小安

小安是來自火山,在台中巷弄中一家花店的花藝師,很喜歡生活裡閃閃發光或觸擊人心的時刻,想透過花帶來每一次的喜悅、心碎和無比平靜。

𓍹 時間 𓍻 6/9(五)15:00-17:00
𓍹 報名 𓍻 500 元|限額 12 名 
𓍹 提醒 𓍻 您將會創作一件帶有香氣且會由新鮮緩慢乾燥的擺件,隨著每個人對材料的不同理解,也許也可以是放置在地上、牆上或是懸吊天上,沒有規格的限制。

 


第 ⑦ 話 𓂽 酒神來電吧 𓂃 特調電音趴

希臘酒神戴奧尼索斯
深諳如何催熟漿果的半神
為大地斟滿醺暖的瓊漿
不過就是 葡萄的汁液
何須防備



酒精幻化生活為殘影,神話的幻象在節奏裡,有了新的結局。
本日特邀 Grey Area 酒吧 Shawn 號召三位 DJ 好友,於展場中帶來浪漫風情的 house disco 流動。

𓏋 15:00 - 17:30 Kerena b2b umbra(@kerenahsu @krustkreeper)
𓏋 17:30 - 18:30 Yexiao (@yantengchi)

𓍹 帶領 𓍻 Grey Area- Shawn, DJ Kerena b2b umbra、Yexiao

𓍹 時間 𓍻 6/10(六)15:00-18:30
𓍹 報名 𓍻 免費,酒水自付。
𓍹 提醒 𓍻 喝酒不開車,請備妥離開無礦時的交通方式。

 


第 ⑧ 話 𓂽 精衛不肯停𓂃山海精衛・書情文

山有鳥,曾是少女,游溺而不返,故為精衛,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活動分為「東海」及「西山」兩部分:

東海 —〈山海精衛〉(自由參與) 
人們如精衛般,從「山」中取得木石之精的「筆墨」, 飛越一座座「島嶼」,銜其以入「東海」; 東海之大又豈是區區木石能盈, 然而,人們一旦如此行,透過恍如「走神」的旅程, 「新」的身體與意志同場域物件互動, 將親身體會—精衛填海,所為如何。 

西山 —〈書情文〉(須報名) 
透過物件以「西山之蘊藏」意象建構場域, 人們彷彿入西山尋找「木石」, 將其投入藝術家所展開,一炷香的時間, 能夠允許任何事情自由流動的空間; 所有的發生,隨著時間都將消逝, 如同精衛填海般,貌似沒有任何改變。 時空恢復後,藝術家將以期間發生的種種, 產生的能量進行輸出,並留在「東海」中, 供精衛們共勉,於展期結束後, 化作祝福還于精衛。 


𓍹 帶領 𓍻  行為藝術家— 小廟 彭宏捷 

「書情文」常以文字、氣味、聲波,書記情景意念、抒理情緒、承載故事。 曾在許多市集擺攤,以聊天贈畫、自由訂價的互動方式,進行自我消融的修行之旅。 第一、二屆《山屋祭》現場主視覺及裝置之現地創作 2022年台北市公共藝術「里山川」系列活動— 《身在茶山·藝術茶境》策展人及主視覺現地創作。

𓍹 時間 𓍻 6/11(日)13:00-18:00 
𓍹 報名 𓍻 免費|限額 20 名 (僅「西山」需報名,並開放現場登記)

 


第 ⑨ 話 𓂽 王者之路 𓂃眾聲相

吉爾伽美什身材壯碩、相貌堂堂,一把落腮鬍,頭髮濃密如麥田。他暴虐無道,民眾只好祈求大母神阿茹茹,請祂創造一個與之匹敵的對手,透過競爭使烏魯克恢復安寧。阿茹茹聽到禱告後捏起泥土,塑造了野人恩奇杜——他一頭長髮,全身毛茸,不會說話卻有著戰神的體力。 於此同時,吉爾伽美什做了兩個夢,先是夢見一顆星星掉落在面前,它太重了,怎麼也推不了,但他愛上了它。 接著又夢見一把斧頭放在街道上,大家你堆我擠都來看,他也愛上了它。 吉爾伽美什的母親是女神寧蓀是聰慧又有見識的野母牛,她告訴兒子,他將要棋逢對手,但同時將會愛上這位新朋友。

 
神話是將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世界連結起來的橋。 閉上眼睛,走過寂寥,也走過繁花,直到眾聲成相。 當代神話巨擘坎曾說:「神話是眾人的夢,夢是個人的神話。」 神話述說的從來都不是過去,而是那由古至今,貫穿了人存在狀態的永恆軸線。
 
本演出計畫以「從經典的神話故事裡,發掘個人的內在神話」為主題,旨在從邀請的演出者身上找尋神話原型,然後以說書,聲響,與肢體的搭配,呈現出一齣又一齣神話故事。
𓍹 帶領 𓍻 

說書/音樂 - 莊奕凡 JHUANG
著迷於躍入兩個世界的夾縫,並不斷在行動中找尋超越自身生命狀態的瞬間。 過去主要以行動發起者的角色經驗生命,並以「人創造場域,場域創造人」作為核心理念持續創作,近年也嘗試將內在的場域轉化為文字,詞曲創作與DJ,以此持續與世界對話。 


舞者 - 蔡青霖
舞齡二十年,接觸各種體制外文化舞風,運作自然有機的創造力,風格為街舞結合心靈舞蹈,以東方氣韻流動重組西方街頭文化肢體。 受訓練風格: Breaking、Popping、House、Freestyle Hip Hop、Swing、Hustle、無垢舞蹈劇場肢體開發、接觸即興舞蹈。 


𓍹 時間 𓍻 6/15(四)全天隨機
𓍹 報名 𓍻 免費,自由加入 
 
 


第 ⑩ 話 𓂽 獨角何成雙 𓂃 接觸即興雙人按摩

相傳  捕捉獨角獸唯一方法  是讓少女坐在森林
獨角獸喜歡純淨的力量  總把頭靠在少女膝上歇息
美麗閃亮的尖角 象徵個人意志的生命力量
但若想要躺入某個溫暖懷抱  感受人類愛中的歡與悲
勢必要失去部份  甚或所有的自我
就像那隻獵人虎視眈眈  自願放棄獨角的困獸

 

𓏚 思辨:愛與親密的意義為何?
𓏚 自我的觀想練習
𓏚 個人身體感知:呼吸與感官
𓏚 接觸即興:觸的身體結構探索
𓏚 接觸即興:聆聽的身體
𓏚「用心若鏡」:承載自我與他者

𓍹 帶領 𓍻 無性別當代道家思想者 - 江峰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與中國語文學系雙主修,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表演及表演研究(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Studies)藝術創作碩士(M.F.A.),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理論與跨域身體實踐主修碩士生。研創興趣涉足性、性別、身體與身心學。創作媒介橫跨舞蹈、戲劇、行為、攝影、影像、聲音、文學、模特、學術、教學與評論。各類作品曾於亞、美、歐洲展演,創作核心理念為「老少不宜」與「闔家不樂」(family-unfriendly)。教育部公費留學舞蹈學門,文化部青年創作、扶植青年藝術發展、本土語言創作及應用補助,與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專案受獎人。曾擔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Bruce Nauman回顧展作品〈Wall-Floor Positions〉之表演者。一九年,其作《臺彎 Bent-Tai(www)》獲得臺北藝穗節三獎「藝穗原創精神獎」。​

二零一九年草創藝術品牌迷內,理念為「內外並修地治/理生命」。專注於兩層之三位一體:學術思辨、社會實踐與身心靈修行,打破目前理論研究、藝術創作與靈性超越三分的局面,建構自由、開放、解構的想像空間;教育、創作與論述,從多元角度切入第一層次之三角,完整發揮「藝術」之全面動能。致力開發個人體系與課程,如《性與愛》、《非傳統模特方法》、《莊子身心理踐(praxis)》、《聲心整合》、《舞蹈修行》、《感慾身體書寫》、《感/觸引癒》等。此外,曾於美國、德國、臺灣等地教學,並曾任友善之寓、全人實驗中學、優根身心靈學院、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舞蹈社會學:身體與空間經驗」課程、天空療癒室之合作教師。

𓍹 時間 𓍻 6/16(五)14:00-17:00 
𓍹 報名 𓍻 500 元|歡迎單人或者愛侶結伴報名,限額 20 人(10 對)


第 ⑪ 話 𓂽 巨人的石頭鍋 𓂃 Alikakay 與阿美 tines 

很久以前,來了五個金髮碧眼藍皮膚的巨人,他們稱他 Alikakay。
巨人們常吃掉族人的嬰幼兒,又偽裝成族中男人的模樣與女人行房。
族人忍無可忍,發起戰爭,但巨人擁有神力,刀槍不入。
某天族長夢到海神指示:
「巨人不是人類,必須使用芒草捲成箭矢,並且在戰爭前先祭祀,才有勝算。」
戰爭當天 Alikakay 看到芒草,當場下跪求饒,心地善良的族長饒恕他們離開。
 Alikakay 在臨走前說到:
「為了補償紛亂並感謝不殺之恩,以後每年今天,你們只要到河或海邊,用檳榔、酒、三塊糯米糕及芒草箭矢來祭拜我們,將會捕獲大量魚蝦!」

fekoloh 石頭 ,表面的氣孔是可以呼吸的空隙,讓火足以包覆;煙能夠進出。 
namal 火,木頭的能量聚集;地上的陽光,溫度來源。


早期的 Pangcah 阿美族掌握這兩個素材,在沒有瓦斯的年代,以火燒烤麥飯石至高溫,並丟入冷水中煮熟食材。這樣的石煮法阿美族語稱之為 tines。 

少了人工的器皿,少了瓦斯生成的火,取而代之的,是山裡的木頭,海邊的麥飯石。鍋裡擺放的不是超市貼條碼的食材,而是經過部落族人進山,向山神、靈告知後被賜予、採集的肉;下海,一年中一定要在一個時間進行祭祀海神、靈的海祭,帶著不貪的心拿取的魚。 

每個靠海的阿祖族部落,皆有對海祭不同的傳說起源,而對花蓮南勢阿美族人來說,海祭與巨人 Alikakay的 傳說細切相關。由 Alikakay 產生的海祭,使人類與自然的能量交換得到平衡與共存。而 tines 的煮食,是用時間培養火,用雙手採集,用心感恩,用生命滋養、學習生命。 

𓍹 帶領 𓍻 Atomo Canglah

聽海聲長大的阿美族女孩,喜歡古老的碎片,喜歡聽故事,喜歡夏日傍晚的天空。目前遊走在食物創作、自然引導、文化學習與議題倡議的領域。

𓍹 時間 𓍻 6/17(六)14:00-17:00
𓍹 報名 𓍻 500 元|限額 20 名 

𓍹 提醒 𓍻 如有任何飲食特殊需求,如素食、海鮮過敏等,請於報名時告知。請自行攜帶碗、餐具,現場不提供。
 


第 ⑫ 話 𓂽 極光晚禱 𓂃 木頌餘韻 𓇸 散場音樂會

一位愛斯基摩小孩為了收藏天空中的星星,循著絢爛多變的極光天梯,頭也不回的往上爬。
此舉,激怒了天神,天神收回天梯並將他禁錮在天上。
小孩只好放棄美麗的星星,撕碎原本拿來收集星星的皮革袋子編成繩,返回地面。
原來追夢,是為了降落在真實世界。


神話的最後一夜,再次跟隨氣味和聲響的共振,尋走於無礦。
木魚的叩叩聲中,既是直通核心的叩問,也是置身事外的出神,
純粹的聲響,卻如極光變化萬千,令人沈迷於其中的精神力量。

𓍹 演出 𓍻 蔡方昀、張瑜蓁、黃筱婷、賴奇霞、林煒傑

《共振計畫:木魚極光晚禱》
Reverberation: Muyu Aurora Night Prayer


計畫主持一公聲藝術 — 賴奇霞
作曲林煒傑 𓇸 演奏蔡方昀、張瑜蓁、黃筱婷、賴奇霞

以木魚為主要的演奏樂器,希望可以把觀眾深層地帶入木魚的聲響內,利用不同的演奏方式與敲擊方法,來感受和聆聽木魚本身微妙的音色變化。四位演奏者在展演空間不同的角落敲擊台灣製造的木魚和罄,讓聲音環繞著觀眾,演奏聲響如鐘聲般,不可預測的來自四面八方圍攏過來,包圍住整個聲響空間。有別於ㄧ般創作方法在於本曲不是在追求或尋找現代演出技巧,或解構木魚,而是要找出木魚最樸實的聲音,揭示出它擁有的精神與力量。

〈共振計畫:木魚〉為「一公聲藝術」以台灣工藝樂器為出發,探尋在地聲響與全新創作和演奏方法的第一站。苗栗首演發表兩首創作,以木魚工藝為基礎結合打擊樂、錄像和電子聲響元素,打造出極盡沉浸包覆感的跨領域實驗。 

𓍹 時間 𓍻 6/18(日)16:00-17:00
𓍹 報名 𓍻 免費,自由加入


𓏲 𓏲 更多活動資訊,敬請關注展覽 Instagram 與 臉書活動頁面,邀好友們一起加入走神之境。
 

𓂅 展場與交通資訊𓂅

展覽與專場活動將發生在位於三峽的忠義煤礦公司古礦場「無礦 mineless」,其雙關取自古礦場的消融和自我意志的放空留白,在各類體驗和展覽當中,引發另類神話閱讀的可能想像。

𓇬 自行駕車 By Car

・大台北、新竹以北地區,使用GPS搜尋「醒心橋〔新巴士〕」,50 分鐘可抵達。

※ 停車資訊 Parking Info
展場無提供車位,可臨停附近山邊白線處,或附近停車場。

𓇬 大眾交通 By Public Transportation

・台北客運807、F627、F628〔三峽國小->醒心橋站〕,約 60-90 分鐘一班車,建議先上網確認即時動態。

・末班車為 18:00 從三峽出發,至醒心橋回程約為 18:30,請務必查詢動態。

𓇬 計程車 By Taxi

・三峽老街至無礦約 NT$ 300元(單程約 13分鐘)
※以上費用及車程時間僅供參考,以實際搭乘路況為準。

avatar

Double-Grass

verified

肯園 25 𓊆 新 𓂽 走 神 𓊇

2023.06.01 (Thu) 13:00 - 06.18 (Sun) 21:00 (GMT+8)

活動嘉賓

Mia 謝韻雅
Mia 謝韻雅
關渡情緣
關渡情緣
Candyce Shih Chieh Wang 王詩捷
Candyce Shih Chieh Wang 王詩捷
小廟 彭宏捷
小廟 彭宏捷
江峰
江峰
黃翊
黃翊
Atomo Canglah
Atomo Canglah
柯慕一
柯慕一
蔡青霖
蔡青霖
莊奕凡 JHUANG
莊奕凡 JHUANG
小安
小安
蔡方昀、張瑜蓁、黃筱婷、賴奇霞、林煒傑
蔡方昀、張瑜蓁、黃筱婷、賴奇霞、林煒傑
f a o  ( 陶然 )
f a o ( 陶然 )
活動地圖

台灣新北市無礦 mineless

loading